施肩吾

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

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评点


施肩吾的《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》一诗,不仅描绘了作者送别绝尘子的情景,更融入了对人生归处和仙境的思考,文字古拙典雅,字里行间洋溢着深邃玄思之韵。诗云:“云水千重绕洞门,独归何处是桃源。”此句以云水、洞门装点景物,侧重描绘了绝尘子归隐的环境,句末以“何处是桃源”追问,表达了归处之地的美景之奇特。次段:“仙方不用随身去,留与人间老子孙。”这两句话寓意深远,言“仙方”代指仙境,以“随身去”交代绝尘子无需带上去,意即归隐之地同样是仙境般美好;又以“留与人间老子孙”点明遗留给后世子孙,“老子”寓意人世之尊贵和遗言,更突显作者的关怀之情。再段:“班藤为杖草为衣,万壑千峰独自归。”从诗句中可感知到绝尘子的简朴与超脱。杖与衣,俱无豪华,而“万壑千峰独自归”则表达了归处之地并非易寻,因为世间对其信仰的稀疏。继之,“纵令相忆谁相报,桂树岩边人信稀。”此为诗末的两句,写出了相思之情和桂树所寓所象征的高洁品质,而“人信稀”也暗示了归处之地难以被人理解,孤独寂寞的境遇。此诗意境深远,意长情远,似乎在谈论着人生的归属与所求,充满了哲理。而其中使用的古词句、修辞手法以及对音韵的把握,更增添了文学的韵味。细细品味,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索、悲伤和希望。【繁体字插入】诗云:“雲水千重繞洞門,獨歸何處是桃源。”次段:“仙方不用隨身去,留與人間老子孫。”再段:“班藤為杖草為衣,萬壑千峰獨自歸。”继之:“縱令相憶誰相報,桂樹巖邊人信稀。”

施肩吾的其它诗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