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为秋月听猿声释义


【若为】1.怎样;怎样的。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明僧绍》:“天子若来,居士若为相对?”唐萧意《长门失宠》诗:“不知金屋里,更贮若为人?”宋苏轼《和沉立之留别诗》之二:“试问别来秋几许,春江万斛若为量?”清纳兰性德《浣纱溪》词:“身向云山那畔行,北风吹断马嘶声。深秋远塞若为情!”宁调元《燕京杂诗》:“弦管燕京三月天,风沙扑面若为怜?”2.怎堪。唐王维《送杨少府贬郴州》诗:“明到衡山与洞庭,若为秋月听猿声?”唐杜甫《和裴迪登蜀州东亭》:“幸不折来伤岁暮,若为看去乱乡愁。”唐白居易《重到华阳观旧居》诗:“若为重入华阳观,病

【秋月】秋夜的月亮。晋陶潜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》诗:“叩栧新秋月,临流别友生。”唐杜甫《十七夜对月》诗:“秋月仍圆夜,江村独老身。”清陆圻《与歌者陈郎》诗:“玉管谩吹秋月白,红牙曾对綺筵新。”殷夫《放脚时代的足印》诗:“秋月的深夜,没有虫声搅破寂寞,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。”2.秋季。《魏书·长孙嵩传》:“比及秋月,徐乃乘之,则裕首可不战而悬。”《南齐书·州郡志上》:“土甚平旷,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,与京口对岸,江之壮阔处也。”汉

【听】1. 用耳朵接受声音:~力。~写。~觉。聆~。洗耳恭~。  2. 顺从,接受别人的意见:言~计从。  3. 任凭,随:~任(rèn )。~凭。~之任之。  4. 治理;判断:~讼(审理案件)。~政。  5. 量词,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、饮料等:一~可口可乐。

【猿】◎ 哺乳动物,与猴相似,比猴大,颊下没有囊,没有尾巴,猩猩、大猩猩、长臂猿等都是:~猴。~人。

【声】1.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~音。~带。  2. 消息,音讯:~息。不通~气。  3. 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~明。~辩(公开辩白)。~泪俱下。~嘶力竭。  4. 名誉:名~。  5. 音乐歌舞:~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~色。

若为秋月听猿声的用户点评


临风听雨

2024-05-23 13:09:34

秋天的风景总是能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,这首诗大概就是这样让人着迷吧!总觉得这句诗如此深邃,仿佛能够引领人走进一段内心的旅程,感悟生活的光怪陆离。

夜空中的繁星

2024-05-22 18:45:05

「若为秋月听猿声」,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,始终流传至今,意境深远。这句诗以秋月寂静、猿声长啼为景,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。

永无止境

2024-05-22 16:46:40

「若为秋月听猿声」,这句诗简洁而富有意蕴,给人以深沉的感悟。借秋月与猿声,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绚烂,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与生命价值的思考。

Espero

2024-05-21 09:06:11

若为秋月听猿声,嘻嘻,一天的烦恼瞬间飘散了!秋天的月亮高高挂着,猿声悠扬回荡,好像在述说着一段浪漫的故事。这句诗让人感觉心旷神怡,仿佛置身于山间清幽之境。

碧海蓝天

2024-05-20 22:41:30

「若为秋月听猿声」,有种深邃幽远之意,思绪如秋月皎洁,从中感受到岁月流转和生命的变迁。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融合,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