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萨行持终不惮释义


【菩】1. 〔~提〕a.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,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;b.常绿乔木,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。原产于印度。  2. 〔~萨〕a.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,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,地位仅次于佛的人;b.泛指佛和某些神;c.喻慈善的人。 网

【萨】1. 〔菩~〕见“菩”。  2. 〔~满〕跳神作法的男巫。  3. 姓。 方言集汇

【行持】。《水浒传》第八七回:“﹝兀颜延寿﹞心中疑道:‘此必是宋江行持妖法。休问怎生,只就这里死撞出去。’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最下者行持符籙,役使鬼神,设章醮以通上界,建考照以达冥途。”佛教语。谓精勤修行,持守佛法戒律。《万善同归集》卷三:“是以佛法贵在行持,不取一期口辩。”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缁黄杂记》:“余读刘兴朝《悟道发真集》,其言曰:‘余少治儒术,长登仕版,盖未尝信佛也。三十有二岁,见东林长老总公,与之语七日,始生信焉,即取其书,读之三年,盖恨其信之之晚也。然循其理而体会,则似悟还迷,依其法

【终】1. 末了(liǎo ),完了(liǎo),与“始”相对:年~。~场(末了一场)。~极。~审(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)。~端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~(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,而很少能坚持到底)。  2. 从开始到末了:~年。~生。饱食~日。  3. 人死:临~。送~。  4. 到底,总归:~归。~究。~于。~将成功。  5. 姓。

【不】1. 副词。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~,我不知道。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~? |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【惮】1. 怕,畏惧:忌~。~服。肆无忌~。过则不~改。  2. 劳苦,因劳成疾:哀我~人。 | ◎ 震赫,撼动:~赫(声势浩大)。

菩萨行持终不惮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