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袍湿、乌纱欹侧释义


【锦袍】锦袍仙”。典

【湿】1.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,与“干”相对:~度。潮~。~润。~热。~漉漉。  2. 中医学名词:~气。~邪。~泻。

【乌纱】1.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。唐皮日休《夏景冲淡偶然作》诗:“祗隈蒲褥岸乌纱,味道澄怀景便斜。”宋王禹偁《<李太白真赞>序》:“龙竹自携,乌纱不整;异貌无匹,华姿若生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喝声未絶,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,乌纱象简,趋跪丹墀。”2.泛指官帽。清洪楝园《后南柯·辞职》:“想当年司宪护高牙,误军事褫乌纱,如炉王法便追拿。”参见“乌纱帽”。3.借指官位。明孙仁孺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覷了这人情笑杀,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。”参见“乌纱帽”。4.黑纱织物。参见“乌纱髻”。

【欹侧】;歪斜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闻义里》:“自此以西,山路欹侧,长坂千里,悬崖万仞,极天之阻,实在於斯。”唐杜甫《阆水歌》:“巴童荡桨欹侧过,水鸡衔鱼来去飞。”清纳兰性德《虞美人》词:“不如前事不思量,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。”2.歪倒摇晃貌。唐杜甫《瘦马行》:“绊之欲动转欹侧,此岂有意仍腾驤。”宋王安石《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》:“投韁马鬣任欹侧,欲出操箠手还抽。”

锦袍湿、乌纱欹侧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