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光尽浸寒碧释义


【镜】1. 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:~子(亦指“眼镜”)。~台。~匣。~奁。铜~。穿衣~。  2. 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,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:~头。~片。眼~。胃~。凸~。凹~。三棱~。望远~。显微~。  3. 监察,借鉴:~戒。  4. 照耀:“荣~宇宙”。 典

【光】1. 太阳、火、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,使人感到明亮,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:阳~。月~。火~。~华(明亮的光辉)。  2. 荣誉:~临(敬辞,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)。~顾。~复。  3. 使显赫:~大。~宗耀祖。  4. 景物:春~明媚。  5. 光滑:~滑。~洁。~泽。  6. 完了,一点不剩:杀~烧~。吃~用~。  7. 露着:~膀子。  8. 单,只:~剩下一口气。  9. 姓。

【尽】1. 完毕:用~。说不~。取之不~。  2. 达到极端:~头。山穷水~。~情。自~(自杀)。  3. 全部用出,竭力做到:~心。~力。~瘁。~职。~忠。~责。人~其才。物~其用。  4. 都,全:~然。~是白的。~收眼底。~释前嫌。 | 1. 极,最:~底下。  2.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~量(liàng )。~管。

【浸】1. 泡,使渗透:~泡。~透。~种(zhóng )。~渍。~没(mò)。沉~(亦称“浸沉”)。  2. 逐渐:~染。~渐。~润。

【寒碧】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。指代寒凉的碧空。唐陆龟蒙《吴俞儿舞歌·剑俞》:“技月喉,擢霜脊,北斗离离在寒碧。”2.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。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。宋陆游《东湖新竹》诗:“插竹编篱谨护持,养成寒碧映沦漪。”明胡其毅《孔庙柏歌》:“大成殿前多古柏,树树参天堕寒碧。”3.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。指代清冷的湖水。宋姜夔《暗香》词:“长记曾携手处,千树压、西湖寒碧。”明文徵明《斋前小山秽翳久关家兄召工治之》诗之二:“微风一以摇,波光乱寒碧。”典

镜光尽浸寒碧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