缁白初不渝释义


【缁白】僧俗人士。缁指僧徒,白指俗人。南朝梁王僧孺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必欲洗濯臣民,奬导緇白。”唐法海《六祖大师缘起外纪》:“次年春,师辞众归宝林,印宗与緇白送者千餘人。”清龚自珍《<支那古德遗书>序》:“既写定,藏之羽琌之山。支那緇白,容有续九流、諟古今,审正变者焉。”

【初】1. 开始时,开始的部分:~始。正月~一。~旬。~稿。~等。~版。~试。~创。~绽。~叶(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)。~夜(a.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;b.指新婚第一夜)。  2. 原来的,原来的情况:~衷。和好如~。  3. 姓。 汉

【不渝】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:“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。”毛传:“渝,变也。”南朝梁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风雨急而不輟其音,霜雪零而不渝其色。”《好逑传》第十八回:“节义以不渝为奇,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。”周恩来《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维护世界和平,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,是中国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。”

缁白初不渝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