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公兼有董狐才释义


【支公】1.即晋高僧支遁。字道林,时人也称为“林公”。河内林虑人,一说陈留人。精研《庄子》与《维摩经》,擅清谈。当时名流谢安、王羲之等均与为友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支道林常养数匹马。”余嘉锡笺疏:“《建康实録》八引《许玄度集》曰:‘遁字道林,常隐剡东山,不游人事,好养鹰马,而不乘放,人或讥之,遁曰:“贫道爱其神骏。”’”明高启《南峰寺》诗:“悬灯照静室,一礼支公影。”2.泛称高僧。唐李白《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》诗:“卓絶道门秀,谈玄乃支公。”宋苏轼《书辨才白雪堂壁》诗:“不辞清晓叩松

【兼】1. 加倍,把两份并在一起:~旬(两个十天)。~程。~并。  2.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:~而有之。~收并蓄。~顾。~职。~任。~课。

【有】1.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 2.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 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  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  5. 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  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~请。  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~一天。  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~夏。~宋一代。 | ◎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 典

【董】1. 监督管理:~统。~督。~正(督察纠正)。~理。~事(某些企业、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)。~其成。  2. 正:“余将~道而不豫兮”。  3. 深藏:“年六十已上,气当大~”。  4. 姓。

【狐】1. 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~臭(腋下臭气)。~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~疑(多疑)。~媚(曲意逢迎,投入所好)。~死首丘(传说狐狸将死,头必向出生的山丘。喻不忘本,亦喻对故乡的思念)。  2. 姓。

【才】1. 能力:~能。口~。这人很有~干。  2.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:干(gàn)~。奇~。奴~。蠢~。  3. 副词。❶方,始:昨天~来。现在~懂得这个道理。❷仅仅:~用了两元。来了~十天。 网

支公兼有董狐才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