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似垂衣施庙算释义


【争似】刘禹锡《杨柳枝》词:“城中桃李须臾尽,争似垂杨无限时。”宋柳永《慢卷紬》词:“又争似从前,淡淡相看,免恁牵繫。”元关汉卿《金线池》楔子:“虽然故友情能密,争似新欢兴更浓。”清洪昇《长生殿·密誓》:“问双星,朝朝暮暮,争似我和卿!”

【垂】1. 东西一头挂下:~杨柳。~钓。~直。~线。~手(a.表示容易;b.表示恭敬)。~泪。~髫(头发下垂,指儿童)。~头丧气。  2. 敬辞,用于别人(多是长辈或上级)对自己的行动:~爱。~怜。~询。  3. 传下去,传留后世:~范。永~不朽。  4. 接近,快要:~危。~老。~成。功败~成。

【衣】1.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huān)乡。  2.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~。糖~。肠~。  3.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  4. 姓。

【施】1. 实行:~工。~政。设~。~展。~教(jiào )。~为(wéi)。~威。实~。措~(办法)。发号~令。  2. 用上,加工:~肥。~粉。  3. 给予:~礼。~诊。~恩。  4. 姓。

【庙算】亦作“庙筭”。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。《孙子·计》:“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”张预注:“古者兴师命将,必致斋於朝,授以成算,然后遣之,故谓之庙算。”南朝梁任昉《奏弹曹景宗》:“伏惟圣武英挺,略不世出,料敌制变,万里无差,奉而行之,实弘庙筭。”《旧唐书·李绛传》:“朝有正人,时称令德,入参庙算,出总师干。”明刘基《感兴》诗之三:“神谋不是閭阎识,庙筭谁闻黼扆思。”清秦松龄《杂感》诗:“授鉞亲贤庙算强,旌旗万里作巖疆。”

争似垂衣施庙算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