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光溢衿裾释义


【余光】充足的光辉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,其土气常燠,日月餘光之照。其土不生嘉苗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秦宓传》:“诚知昼不操烛,日有餘光,但愚情区区,贪陈所见。”2.谓多馀之光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,贫人女曰:‘我无以买烛,而子之烛光幸有餘,子可分我餘光,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。’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。茂之妻子在焉,愿君以餘光振之。”后遂用为美称他人给予的恩惠福泽。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:“会司马子如奉使霸朝,收假其餘光。”宋曾巩《贺转运状》:“巩备官於此,託庇云

【溢】1. 充满而流出来:~流。河水四~。洋~。充~。~于言表。  2. 过分:~美。~恶。~誉。  3. 超出:~出此数。  4. 古同“镒”,古代重量单位。

【衿裾】为儒者所服,因以借指文人学士。明王世贞《孙郎行·赠云梦山人斯亿》:“衿裾潦倒颇自厌,瓦砾往往从人憎。”2.像衿裾之于衣服一样地扼其要,概其全。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七:“始见于鳞选明诗,余谓如此何以鼓吹唐音。及见唐诗,谓何以衿裾古《选》。及见古《选》,谓何以箕裘《风》《雅》。”

余光溢衿裾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