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释义


【亦】1. 副词,也,表示同样、也是:~无不可。~步~趋。  2. 又:“先君何罪?其嗣~何罪?”  3. 不过,只是:“王~不好土也,何患无士?”  4.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:“呜呼,~盛矣哉!”“学而时习之,不~说乎?”  5. 姓。

【奚】1. 古代指被役使的人:“~三百人”。~奴。  2. 文言疑问代词,相当于“胡”、“何”:~(为什么)不去也?子将~(什么)先?水~(何处)自至?  3. 姓。

【以】1. 用,拿,把,将:~一当十。~苦为乐。~身作则。~邻为壑。~讹传讹。~往鉴来。  2. 依然,顺,按照:~时启闭。物~类聚。  3. 因为:~人废言。勿~善小而不为。不~物喜,不~己悲。  4.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 5. 目的在于:~待时机。~儆效尤。  6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:梦寐~求。  7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:~前。~内。  8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:可~。得~。  9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  10. 太

【异】1. 不同的:~乎。~说。~常。~己(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)。~端(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,如“~~邪说”)。~化。~性。~样。大同小~。~曲同工。  2. 分开:离~。~居。  3. 另外的,别的:~日。~地。~国。~乡。~类。  4. 特别的:奇~。~闻。~彩。奇才~能(特殊的才能)。  5. 奇怪:惊~。诧~。怪~。

【于】1. 介词(a.在,如“生~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~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~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~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  2. 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  3. 姓。

【埙篪】亦作“壎箎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2.埙﹑篪皆古代乐器,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。因常以"埙篪"比喻兄弟亲密和睦。3.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。4.借指兄弟。典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【同声】声tóngshēng(1)[simultaneous]∶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(2)[samesound]∶声音相同。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同声相应(3)[(speak)atthesametime]∶众口一辞;随声附合台下同声叫起好来(4)[sametone]∶言语腔调相同亦须择言而发;不与净、丑同声。——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》典

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