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骑扁扁飞诏去释义


【一】1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 2.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 3.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 4.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 5. 另外的:蟋蟀~名促织。  6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~算。试~试。  7. 乃;竞:~至于此。  8. 部分联成整体:统~。整齐划~。  9. 或者:~胜~负。  10. 初次:~见如故。  11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【骑】1.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:~马。~射。~兵。~者善堕(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;喻擅长某事物的人,反而容易大意,招致失误)。  2. 兼跨两边:~缝盖章。  3.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:坐~。  4. 骑兵,亦泛指骑马的人(旧读jì):轻~。铁~。车~。  5. 一人一马的合称(旧读jì):千~。千乘万~。

【扁扁】不厚。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“有扁斯石”毛传:“扁扁,乘石貌。”孔颖达疏:“乘车之时履此石而上,故谓此石为乘石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后面那座彩亭,抬着却像件扁扁的东西。”1.喜悦貌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“施施从外来”汉赵岐注:“施施犹扁扁,喜悦之貌。”2.狭小。指见识、气度等。汉扬雄《太玄·达》:“次四,小利,小达大迷,扁扁不救。”司马光集注:“扁扁,狭小皃。”明何景明《樊少南字说》:“今夫学者,扁扁卑卑,狭于守规。”

【飞诏】书。唐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:“践蛇茹蛊不择死,忽有飞詔从天来。”唐李山甫《贺邢州卢员外》诗:“紫泥飞詔下金鑾,列象分明世仰观。”2.飞传诏书。唐李冗《独异志》卷上:“陶弘景隐居茆山,梁武帝每有大事,飞詔与之参决。时人谓隐居为‘山中宰相’。”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即飞詔释李先生,就诣会昌为寿。”

【去】1.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与“来”相对:~处。~路。~国。  2. 距离,差别:相~不远。  3. 已过的,特指刚过去的一年:~年。~冬今春。  4. 除掉,减掉:~掉。~皮。~势(a.阉割;b.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)。  5.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:他~男主角。  6. 用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:上~。进~。 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持续:信步走~。  8. 汉语四声之一:~声(a.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;b.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)。

一骑扁扁飞诏去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