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传信处音声切释义


【莺】1. 〔黄~〕即“黄鹂”。  2. 〔夜~〕文学上指“歌鸲”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。  3. 鸟类的一科,身体小,褐色或暗绿色,嘴短而尖,叫的声音清脆,吃昆虫,是益鸟:~歌燕舞。 方言集汇

【传信】1.谓把确信的事实传告于人。《穀梁传·桓公五年》:“《春秋》之义,信以传信,疑以传疑。”唐元稹《唐故越州刺史……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》:“公殁矣,非我传信,孰当传焉?”清张惠言《丁小疋<郑氏易注(后定)>序》:“从而为之校者以十数,惟以传信为务,而不以臆断。”2.传递消息。《警世通言·钝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又有人传信道:是随赵指挥粮船上京,被黄河水决,已覆没矣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吴氏正要传信,太清也来了。”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十一:“方是新年,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,说总理请见。”乘驿站车马的凭证。

【处】1. 居住:穴居野~。  2. 存在,置身:设身~地。~心积虑。~世。  3. 跟别人一起生活,交往:融洽相~。  4. 决定,决断:~理。  5.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:~罚。~决。  6. 止,隐退:~暑。 | 1. 地方:~~。~所。  2. 点,部分:长(cháng )~。好~。  3. 机关,或机关、团体、单位里的部门:办事~。筹备~。 网

【音声】乐音;音乐。《周礼·地官·鼓人》:“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。”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余少好音声,长而玩之。”唐韩愈《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》:“公不好音声,不大为居宅,於诸帅中独然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凤阳士人》:“音声靡靡,风度狎褻。”2.泛指声音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,而不得听者,谓之闭听。”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又有鸳鸯,雌雄各一,恒栖树上,晨夕不去,交颈悲鸣,音声感人。”元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:“这等夜深,只听得岸上女人音声,好似我倩女小姐。”闻一多《红

【切】◎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:~菜。~除。~磋(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,引申为在业务、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,纠正缺点,如“~~琢磨”)。 | 1. 密合,贴近:~当(dàng )。~肤(切身)。~己。亲~。  2. 紧急:急~。迫~。  3. 实在:~忌。恳~。  4.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,用两个字,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。亦称“反切”。

莺传信处音声切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