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洛之涯涘也释义


【伊洛】1.亦作“伊雒”。伊水与洛水。两水汇流,多连称。亦指伊洛流域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伊洛竭而夏亡,河竭而商亡。”韦昭注:“伊出熊耳,洛出冢岭。禹都阳城,伊洛所近。”三国魏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伊洛广且深,欲济川无梁。”唐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伊洛指掌收,西京不足拔。”宋欧阳修《送徐生之渑池》诗:“我昔初官便伊洛,当时意气尤骄矜。”清叶襄《禹陵》诗:“泉源留俭德,伊洛想神功。”2.指二程理学。参见“伊洛之学”。漢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【涯涘】;岸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今尔出於涯涘,观於大海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六:“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……四角悉垂幡毦、旍葆、麾盖,照灼涯涘。”南朝梁沉约《与范述曾论竟陵王赋书》:“夫渺汎沧流,则不识涯涘。”宋王禹偁《谢圣惠方表》:“窥天愈觉於高明,观海莫知其涯涘。”2.边际;界限。南朝齐谢朓《辞随王笺》:“荣立府庭,恩加颜色。沐髮晞阳,未测涯涘。”宋沉作喆《寓简》卷一:“后世之士不务守经合道而好论其变化,渺茫不见涯涘。”明高攀龙《侪鹤赵先生小传》:“先生磊落英迈,卓然物表,了无盖藏,浑无涯涘。”清戴名世《<野香亭诗集

【也】1. 副词,表示同样、并行的意思:你去,我~去。  2.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:一点儿~不错。  3.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:虽然你不说,我~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  4. 文言语气助词(❶表判断;❷表疑问;❸表停顿;❹形容词尾)。  5.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:~罢。

伊洛之涯涘也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