遹子挟册于于来释义


【遹】1. 僻,邪僻:“回~其德。”  2. 遵循:“祗~文祖,光昭旧勋。”  3. 助词,用于句首,无实义:“~求厥宁,~观厥成。”  4. 姓。 网

【子】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 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  3. 动物的卵:鱼~。蚕~。  4. 幼小的,小的:~鸡。~畜。~城。  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~弹(dàn )。棋~儿。  6. 与“母”相对:~金(利息)。~母扣。~音(辅音)。  7. 对人的称呼:男~。妻~。士~(读书人)。舟~(船夫)。才~。  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~。先秦诸~。  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~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

【挟】1. 用胳膊夹着:~持。~山超海(喻不可能做到的事)。  2.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:要(yāo )~。~制。~势(仗势)。  3. 心里怀着(怨恨等):~恨。~怨。~嫌。 | ◎ 古同“夹”,从物体两边钳住。

【册】1.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,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:纪念~。花名~。画~。  2. 量词,指书籍:一~书。  3.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:~文(文体名,为册命、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。简称“册”)。~命。~封。 典

【于于】貌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泰氏其卧徐徐,其觉于于。”成玄英疏:“于于,自得之貌。”唐白居易《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》诗:“兴酣头兀兀,睡觉心于于。”宋沉辽《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》之一:“始来齐山秋正肃,山间于于太古俗。”明何景明《霍山辞》:“视其体腴然,其度于于然,不异平居也。”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五:“朱行健老先生的义子朱竞新,白夹翩翩,摇着一把名人书画的七骨大折扇,于于然来了。”2.相属貌。元蒲道源《闲居记事》诗之一:“凌晨出求糴,于于如櫛比。”3.多难貌,屈曲貌。汉扬雄《太玄·饰》:“白舌于于

【来】1.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~回。~往。过~。归~。~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  2. 从过去到现在:从~。向~。  3.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~年。将~。~日方长。  4.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~头猪。  5. 做某个动作:胡~。  6.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~动脑筋。 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~。  8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~。  9. 表示发生:暴风雨~了。  10. 在

遹子挟册于于来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