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_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释义


【皎然】1.明亮洁白貌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,天暒晏,殷殷如雷声,有流星头大如缶,长十餘丈,皎然赤白色,从日下东南去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子猷居山阴,夜大雪,眠觉,开室命酌酒,四望皎然,因起仿偟,咏左思《招隐》诗。”唐陆龟蒙皮日休《寒夜联句》:“况闻风篁上,摆落残冻雪。寂尔万籟清,皎然诸靄灭。”明谢谠《四喜记·佳期重会》:“冰轮乍皎然,正中天,懽娱不觉宵光半。”2.高洁貌。《后汉书·王畅传》:“蘧伯玉耻独为君子,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,而慕夷齐之末操,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?”明方

【闲】1. 没有事情;没有活动与“忙”相对:游手好~。没有~工夫。  2. 房屋、器物等放着不用:~置。~房。机器别~着。  3.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:农~。忙里偷~。  4. 与正事无关的:~谈。~人免进。~话。  5. 栅栏。  6. 防御:防~。

【招】1. 打手势叫人来:~唤。~呼。~手上车。  2.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:~集。~收。~纳。~贤。~聘。~兵买马。  3. 应接:~待宾客。  4. 引来:~惹。~引。~揽。~致。  5. 承认自己的罪行:~供。~认。不打自~。  6. 同“着”。  7. 摇动:~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【法侣】南朝梁武帝《金刚般若忏文》:“恆沙众生,皆为法侣。”《南史·孙瑒传》:“时兴皇寺慧朗法师该通释典,瑒每造讲筵,时有抗论,法侣莫不倾心。”前蜀杜光庭《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》:“召十洲之法侣,约三洞之玄科。”

【从】1. 依顺:顺~。盲~。~善如流。  2. 采取,按照:~优。  3. 跟随:愿~其后。  4. 跟随的人:侍~。仆~。  5. 参与:~业。~政。投笔~戎。  6. 由,自:~古至今。~我做起。  7. 次要的:主~。~犯。  8.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~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  9. 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  10. 姓。 | 1. 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  2. 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
【山寺】山中寺院。北周庾信《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》:“戍楼鸣夕鼓,山寺响晨钟。”唐韦应物《游灵岩寺》诗:“始入松路永,独忻山寺幽。”元何中《南居寺》诗:“峰峰看不足,山寺已鸣鐘。”

__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