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释义


【涣】◎ 散开:~散。~然冰释(像冰遇到热,一下子消融;喻疑虑、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)。

【乎】1. 文言助词,表示疑问:汝识之~(吗)?  2. 文言叹词:陛下与谁取天下~(呀)!  3. 文言介词,相当“于”(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):在~。无须~。异~寻常。  4.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:巍巍~。郁郁~。  5. 古同“呼”,呜呼。

【若】1. 如果,假如: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  2. 如,像: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  3. 你,汝: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  4. 约计:~干(gān )。~许。  5. 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  6. 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  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  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  9.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  10. 文言句首助

【一听】。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下君尽己之能,中君尽人之力,上君尽人之智。是以事至而结智,一听而公会。”陈奇猷集释:“《内储説上篇》‘一听’节:齐湣王听竽,好一一听之。是一听,即一一听之。一一听之者,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,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。”2.初听。南朝齐谢朓《冬绪羁怀》诗:“一听春鶯喧,再视秋鸿没。”宋苏轼《南堂》诗之三:“一听南堂新瓦响,似闻东坞小荷香。”3.完全听凭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末帝纪下》:“如愿出家受戒者,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,愿归俗者一听自便。”梁启超《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》:“无国

【圣】1.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、智慧最高超的人:~人。~哲。  2. 最崇高的,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:神~。~洁。~地。~经。  3.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:~上。~旨。~明。  4. 称学问、技术有特高成就的:~手。棋~。 典

【人】1.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 2.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 3.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
【辩】◎ 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:分~(亦作“分辨”)。争~。答~。~白。~驳。~护。~解(jiě)。~论。~士。~证。

【士】1.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~族。~大夫。  2. 旧时指读书人:~子。~民。学~。  3.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~女。  4. 对人的美称:志~。烈~。女~。  5.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。  6. 称某些专业人员:医~。护~。  7. 姓。

【之】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 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~。  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【言】1. 讲,说: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  2. 说的话:~论。~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~。~语。~简意赅。  3. 汉语的字:五~诗。七~绝句。洋洋万~。  4. 语助词,无义:~归于好。“~告师氏,~告~归”。  5. 姓。

“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的用户点评


七发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