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家陵树误人悲释义


【萧】1. 即“艾蒿”。  2. 冷落,没有生气的样子:~然。~瑟。~索。~飒。~森。~骚。~疏。~条。  3. 〔~~〕a.象声词,形容马叫声或风声,如“风~~兮易水寒”;b.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,如“华发~~老遂良,一身萍挂海中央”。  4. 〔~墙〕照壁,喻内部,如“祸起~~”。  5. 姓,如南朝梁有萧统。

【家】1.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:~庭。~眷。~长(zhǎng )。~园。~谱。~塾。~乡。~风。~训。~规。~喻户晓。如数~珍。  2. 家庭所在的地方:回~。老~。安~。  3. 居住:“可以~焉”。  4.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、亲属:~祖。~父。~翁。~母。~慈。  5. 家里养的,不是野生的:~畜。~禽。  6.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:酒~。农~。  7.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~。行(háng )~。作~。科学~。  8. 学术流派:儒~。法

【陵树】植于陵园的树木。《后汉书·虞延传》:“延进止从容,占拜可观,其陵树株蘖,皆諳其数,俎豆牺牲,颇晓其礼。”《宋史·符瑞志中》:“太常丞上言,其日陵树叶有甘露,帝令百官采甘露。”宋刘克庄《沁园春·六和林卿韵》词:“投老泪,瞻越山紫翠,陵树青苍。”2.汉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尉氏县东北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攸传》:“冀州平,太祖表封攸曰:‘军师荀攸,自初佐臣,无征不从,前后克敌,皆攸之谋也。’於是封陵树亭侯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渠》:“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,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,又有陵树亭。汉建安中,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

【误】1. 错,不正确:错~。失~。笔~。~差(chā)。  2. 耽搁:耽~。  3. 因自己做错而使受损害:~国。~人子弟。  4. 不是故意而有害于人:~伤。

【人】1.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:~类。  2.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  3.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:丢~,文如其~。

【悲】1. 伤心,哀痛:~哀。~伤。~怆。~痛。~切。~惨。~凉。~愤。~凄。~恸。~吟。~壮。~观。~剧。乐极生~。  2. 怜悯:~天悯人。

萧家陵树误人悲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