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衣巷侧长干寺释义


【乌衣巷】。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。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,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。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,因著闻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有往来者云:‘庾公有东下意。’或谓王公曰:‘可潜稍严,以备不虞。’王公曰:‘我与元规虽俱王臣,本怀布衣之好。若其欲来,吾角巾径还乌衣,何所稍严?’”刘孝标注引山谦之《丹阳记》:“乌衣之起,吴时乌衣营处所也。江左初立,琅玡诸王所居。”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厚自奉养,立宅於乌衣巷,馆宇崇丽,园池竹木,有足赏翫焉。”唐刘禹锡《乌衣巷》诗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

【侧】1. 旁:~面。~影。~门。~室。~翼。~记(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报道)。  2. 斜着:~重(zhòng )(偏重)。~射。~卧。~枝。~芽。辗转反~。  3. 卑陋:~陋(a.偏僻简陋;b.指地位低下)。 | ◎ 同“仄”。 | 1. 〔~歪〕倾斜,如“你看那人~~着走”。  2. (側)

【长干】1.古建康里巷名。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。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长干延属,飞甍舛互。”刘逵注:“江东谓山冈閒为‘干’。建鄴之南有山,其閒平地,吏民居之,故号为‘干’。中有大长干、小长干,皆相属。”宋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卷十七:“长干是秣陵县东里巷名。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。”清陈维崧《醉太平·江口醉后作》词:“钟山后湖,长干夜乌。”2.借指南京。清戴名世《道墟图诗序》:“今年夏,余读书长干。”郑泽《桃花》诗:“莫问长干旧时事,半弯眉月印天涯。”漢

【寺】1. 古代官署名:太常~(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)。鸿胪~(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)。  2.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:佛~。~观(guàn )。  3. 伊斯兰教徒礼拜、讲经的地方:清真~。

乌衣巷侧长干寺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