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机

乌夜啼

乌夜啼评点


黄机的《乌夜啼》一诗,意境独特,感情细腻,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、思念家人的愁苦之情。诗开篇便以“云容晓色相涵”之句,展示了清晨之时云霞融汇的美景,亦是诗人远行之初的情境描绘,使人对诗中主人公的身世有了初步的了解。接着,诗人抒怀之情逐渐浓烈:“趣征骖。碎点遥山如豆、是淮南。路渐远。家渐远。”通过描写行旅之途的遥远,展现了主人公离家游历的艰辛,以及与家人相隔的愈加遥远之感。伴随着离别之苦,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。其中缺失之字“□见窗花叶底、鬓毵毵”,以繁体字书写,更添一份独特之韵味。而后,诗人以余光流转的句子,予以衬托了主人公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:“家如何?父何为?乌夜啼。”这里诗人运用疑问句质询家中亲人的情况,对诗人内心的牵挂和关切展露无疑。通过揭示手足之间的策马千里、相思成灾之感慨,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主人公日思夜想的生活场景。而“乌夜啼”四字作为诗标题,更是巧妙地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现了主人公孤寂的心情,给人以深思。总的来说,黄机的《乌夜啼》以其纤巧之词、细腻之情寄托了远行中的思乡之苦。以数十个字的篇幅勾勒出主人公的境遇和内心活动,读之让人感受到古人游历时的辛酸和离家之苦。其文风古拙优雅,仿佛在品味一首古老的诗词,令人不禁陷入沉思之中。此诗仿佛是在调动读者的想象力,勾起他们对故乡、家人、远方的思念之情。之乎者也兮,黄机以简洁而内敛的文字,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家园的眷恋,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