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那出只手释义


【维那】语Karma-dāna]音译“羯磨陀那”,意译“授事”。佛寺中一种僧职。管理僧众事务,位次于上座、寺主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宋云惠生使西域》:“此寺昔日有沙弥常除灰,因入神定,维那輓之,不觉皮连骨离。”宋陶穀《清异录·引饭大师》:“禪家未粥饭先鸣槌,维那掌之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真长老便唤首座、维那,商议剃度这人;分付监寺,都寺,安排斋食。”典

【出】1. 从里面到外面:~访。初~茅庐。~笼。  2. 往外拿,支付:~力。~钱。~谋画策。入不敷~。  3. 离开:~发。~轨。~嫁。  4. 产生,生长:~产。~品。~人才。  5. 发生:~事。  6. 显露:~现。~名。  7. 超过:~色。~类拔萃(超出同类之上)。  8. 来到:~席。~勤。  9. 引文、典故来源于某处:~处(chù)。语~《孟子》。  10. 显得量多:这米~饭。  11. 放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或效果:提~问题。  12. 传(chuán)奇中的一回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。

【只手】见“只首”。1.一只手。亦指一条胳膊。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:“听的上面説平话,正説《三国志》,説到关云长刮骨疗毒……关公大笑道:‘大丈夫死生不惧,何况隻手?不用铜柱铁环,只此便割何妨!’”2.单身。宋陈亮《水调歌头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虏》词:“不见南师久,谩説北羣空。当塲隻手,毕竟还我万夫雄。”俞平伯注:“言章隻身使虏,却有力敌万夫的勇概。”3.喻指一人之力,独力。元吴莱《泰山高寄陈彦正》诗:“一心不顾死,隻手捩长烟。”清孔尚仁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剩俺单身隻手,怎去恢復中原。”傅尃《夜吟寄钝剑》:“风云隻手开

维那出只手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