涕泪不能止释义


【涕泪】1.鼻涕和眼泪。亦专指眼泪。汉王粲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中心孔悼,涕泪涟洏。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,肠虽欲絶,目犹烂然。”宋司马光《送张兵部知遂州》诗:“闻道西州遗画像,使我涕泪空霑衣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四回:“他就接连不断地打了无数的喷嚏,闹得涕泪交流。”2.涕泪俱下;哭泣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赵王干传》“黄初二年,进爵,徙封燕王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。帝谓良曰:‘我汝兄耳!’文帝又愍其如是,每为涕泪。”唐杜甫《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》诗:“古往今来皆

【不】1. 副词。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~,我不知道。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~? |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【能】1. 才干,本事:~力。~耐。才~。  2. 有才干的:~人。~手。贤~。~工巧匠。~者为师。  3. 胜任,善于:~够。~柔~刚。力所~及。欲罢不~。~动。  4. 会(表示可能性):小弟弟~走路了。  5. 应该:你不~这样说他。  6. 物理学名词,“能量”的简称:电~。热~。  7. 和睦:“(萧)何素不与曹参相~”。  8. 传说中的一种兽,似熊。  9.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。 | ◎ 古同“耐”,受得住。

【止】1. 停住不动:~步。截~。  2. 拦阻,使停住:~痛。禁~。  3. 仅,只:~有此数。不~一回。  4. 古同“趾”,脚;脚趾头。

涕泪不能止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