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代五公享茅土释义


【四】1. 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:~方。~边。~序(即“四季”)。~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~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~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  2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

【代】1. 替:~替。~办。~销。~序。~表。  2.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:时~。世~。古~。近~。现~。当(dāng )~。年~。  3. 世系的辈分:下一~。  4. 姓。

【五公】1.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。指西汉张汤、杜周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。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李善注:“公,御史大夫、将军通称也。《汉书》曰:‘张汤为御史大夫,徙杜陵;杜周为御史大夫,徙茂陵;萧望之为前将军,徙杜陵;冯奉世为右将军,徙杜陵;史丹为大将军,徙杜陵。’”唐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自言歌舞长千载,自谓骄奢凌五公。”一说指田蚡、张安世、朱博、平晏、韦赏。见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“七相五公”李贤注。2.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。指东汉袁安、子敞、孙汤、汤子逢、逢弟隗。唐刘禹锡《

【享】1. 受用:~福。~乐。~誉。~年(敬辞,享有的年岁,对人或朝代而言)。~受。~用。~有。~国(帝王在位年数)。安~。分~。  2. 贡献(指把祭品,珍品献给祖先、神明或天子、侯王),上供:~堂。~殿。

【茅土】指王、侯的封爵。古天子分封王、侯时,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,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,包以白茅而授之,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。《文选·李陵<答苏武书>》:“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,受千乘之赏。”李善注:“《尚书纬》曰:‘天子社,东方青,南方赤,西方白,北方黑,上冒以黄土,将封诸侯,各取方土,苴以白茅,以为社。’”汉蔡邕《独断》卷下:“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,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,以所封之方色,东方受青,南方受赤,他如其方色,归国以立社,故谓之受茅土。”唐李颀《行路难》诗:“汉家名臣杨德祖,四代五公享茅

四代五公享茅土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