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州端恨外迁迟释义


【歙】1. 收敛,吸进:“将欲~之,必固张之”。  2. 古同“翕”,和洽。 | ◎ 〔~县〕地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简称“歙”,如“~砚”。 网

【州端】即州别驾。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》:“芟麦移民,可谓大议,一方安危,事繫於此。子夏亲为州端,曾无同异;及闻元嗣之言,则懽笑酬答。阿意左右,何以事君!”胡三省注:“州别驾居羣僚之右,故曰州端。”

【恨】1. 怨,仇视:怨~。愤~。仇~。痛~。  2.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:~事。悔~。遗~。抱~终天。

【外】1.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~边。~因。里应(yìng )~合。~行(háng )。  2.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  3. 指“外国”:~域。~宾。~商。  4.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公。~婆。~甥。  5. 称岳父母:~父。~姑(岳母)。  6. 称丈夫:~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 7. 关系疏远的:~人。  8. 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~号(绰号)。~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~传(zhuàn )。  9. 传统戏

【迁迟】迁延迟缓。蔡东藩《南北史通俗演义》第三九回:“自二月间衍(萧衍)封梁王,迁迟旬月,尚不闻準备受禪。”典

歙州端恨外迁迟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