芟夷若乱麻释义


【芟夷】;刈除。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藴崇之,絶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·名实》:“芳蕙芟夷,臭鲍佩御。”唐杜甫《除草》诗:“芟夷不可闕,疾恶信如讎。”郭沫若《水平线下·到宜兴去》:“我在这里虽然开不出甚么美的好花来,但如路旁的杂草那样,总可以迸发几株罢?遇着别有会心的周茂叔,他是不会芟夷它的呢。”2.裁减;删削。《<尚书>序》:“芟夷烦乱,翦截浮辞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。条牒既定,其夜同宿。”宋陈亮《又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芟夷史籍

【若】1. 如果,假如: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  2. 如,像:年相~。安之~素。旁~无人。置~罔闻。门庭~市。  3. 你,汝:~辈。“更~役,复~赋,则何如?”  4. 约计:~干(gān )。~许。  5. 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  6. 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  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  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  9.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  10. 文言句首助

【乱】1. 没有秩序:~套。紊~。凌~。  2. 社会动荡,战争,武装骚扰:~世。政~。平~。~邦不居。  3. 混淆:~伦。败常~俗。  4. 任意随便:~吃。~跑。  5. 男女关系不正当:淫~。  6. 横渡:~流。  7. 治理:~臣。  8.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:~曰。

【麻】1. 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:~布。~衣。~袋。~绳。~纺。  2. 指“芝麻”:~酱。~油。  3. 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:脚~了。  4. 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:~痹。~醉。~木不仁。  5. 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:~子。  6. 带细碎斑点的:~雀。~蝇。  7. 喻纷乱:~乱。~沸。  8. 姓。

芟夷若乱麻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