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箬织孤篷释义


【青箬】亦作“青篛”。1.箬竹的叶子。箬竹叶大质薄,常用以裹物。唐柳宗元《柳州峒氓》诗:“青箬裹盐归峒客,緑荷包饭趁虚人。”宋周密《武林旧事·进茶》:“仲春上旬,福建漕司进第一纲蜡茶……护以黄罗软盝,藉以青篛。”2.即青箬笠。宋杨万里《后苦寒歌》:“絶怜红船黄帽郎,緑蓑青篛牵牙檣。”宋陆游《一丛花》词:“何如伴我,緑蓑青箬,秋晚钓瀟湘。”参见“青箬笠”。

【织】1. 用丝、麻、棉纱、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:~布。编~。~女(❶织布、织绸的女子;❷指织女星)。棉~物。  2. 引申为构成:罗~罪名。  3.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:~锦。~文(即“织锦”)。~贝(织成贝文的锦)。 | ◎ 古同“帜”,旗帜。 典

【孤篷】1.孤舟的篷。宋朱熹《水口行舟》诗之一:“昨夜扁舟雨一蓑,满江风浪夜如何。今朝试捲孤篷看,依旧青山緑水多。”2.常用以指孤舟。唐皮日休《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》诗之三:“孤篷半夜无餘事,应被严滩聒酒醒。”宋范成大《过松江》诗:“去年匹马兀春寒,今此孤篷窘秋热。”明无名氏《赠书记·认女作子》:“怜伊漂泊逐孤篷,抚育朝昏伴老翁。”清陈维崧《减字木兰花·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》词:“水鸟斜飞,又逐孤篷一夜归。”于右任《嘉陵江上看云歌赠子元省三陆一》诗:“扣舷而歌歌未终,雨打孤篷衣如洗。”

青箬织孤篷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