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峭余寒透夹衣释义


【清峭】清丽挺拔。南朝梁江淹《莲华赋》:“或凭天渊之清峭,或殖疏圃之蒙密。”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杜牧之》:“又《侍儿小名録》:‘兵部李尚书乐妓崔紫云,词华清峭。’”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三·李忠定公从祀》:“邓有《仰止堂文集》,清峭可诵。”樊增祥《<东溪草堂词选>自序》:“醇雅如清真,清峭如白石。”2.清越高昂。唐元稹《五弦弹》诗:“赵璧五絃弹徵调,徵声巉絶何清峭。”明王世贞《<曲藻>序》:“大抵北主劲切雄丽,南主清峭柔远。”3.清瘦俊逸。宋范镇《东斋记事·王嗣宗》:“然公风骨清峭,项微结喉,有僧相。”典

【余】1. 我:“~将老”。  2. 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~。~粮。~兴。~悸。~孽。节~。~生。~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~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  3. 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~人。  4. 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  5. 农历四月的别称。  6. 姓。

【寒】1. 冷,与“暑”相对:~冬。~色。~衣。~冽。~带。~战。~噤。~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~喧。~来暑往。唇亡齿~。  2. 害怕:~心。  3.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~门。~伧。~舍。~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~酸。~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
【透】1. 通过,穿通:~明。~镜。~视。~析。渗~。穿~。  2. 通达:~彻。~辟。  3. 泄露:~露。  4. 极度:恨~了。  5. 显露:这朵花白里~红。  6. 达到饱满、充分的程度:雨下~了。

【夹衣】有面的双层衣服。宋陆游《示客》诗:“暉暉晚日收新稻,漠漠新寒试夹衣。”侯金镜《漫游小五台·远眺》:“当天气由燥热变得微寒的时候,我披上一件夹衣到大门洞外面去看天色。”裌衣:有面有里,中间不衬垫絮类的衣服。宋苏轼《初秋寄子由》诗:“子起寻裌衣,感叹执我手。”宋吕祖谦《卧游录》:“今日忽凄风微雨,遂御裌衣。”典

清峭余寒透夹衣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