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茨殿上槌土鼓释义


【茅茨】亦作“茆茨”。1.茅草盖的屋顶。亦指茅屋。《墨子·三辩》:“昔者尧舜有茅茨者,且以为礼,且以为乐。”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斲。”唐钱起《早渡伊川见旧邻作》诗:“村落通白云,茆茨隐红叶。”清侯方域《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》:“公归而无居,乃居余之北村,茆茨数椽,意泊如也。”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英》:“乃於园中筑茅茨,择美婢往侍。”2.指简陋的居室。引申为平民里巷。晋袁宏《后汉纪·桓帝纪下》:“不慕荣宦,身安茅茨。”宋苏轼《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》:“求贤审官,拔士茆茨之

【殿】1. 高大的房屋,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,或供奉神佛的地方:宫~。宝~。金銮~。~堂。~阁。~上虎(喻敢谏之臣)。~试。  2. 〔~下〕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。  3. 在最后:~后。~军。 典

【上】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~。~边。  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~古。~卷。  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 4. 由低处到高处:~山。~车。~升。  5. 去,到:~街。  6. 向前进:冲~去。  7. 增加:~水。  8. 安装,连缀:~刺刀。~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 9. 涂:~药。  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~课。~班。  11. 拧紧发条:~弦。  12. 登载,记:~账。  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

【槌】1. 敲打用具:~儿。棒~。鼓~子。  2. 古同“捶”,敲打。  3.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。 典

【土】1.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~壤。黄~。  2. 疆域:国~。领~。  3. 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~。  4. 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:~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  5. 不合潮流:~气。  6. 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  7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 8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~族。  9. 姓。

【鼓】1. 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~乐(yuè)。~角(jiǎo)。大~。  2.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~。石~。  3.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~吹。~噪。  4. 发动,使振作起来:~励。~动。~舞。一~作气。  5. 高起,凸出:~包。~胀。  6.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 典

茅茨殿上槌土鼓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