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歌奉柏梁释义


【连】1. 相接:~日。~夜。~年。~亘(接连不断)。~襟(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)。~载。~缀。~理。烽火~天。~篇累(lěi )牍。  2. 带,加上:~带。~坐(一个人犯法,他的家属、亲族、邻居连带受处罚)。  3. 就是,既使,甚至于:~我都不信。  4. 联合:外~东吴。  5. 军队的编制单位,“排”的上一级:~长。  6. 姓。  7. 古同“琏”,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。  8. 古同“链”,铅矿。

【歌】1. 唱:~唱。~咏。~颂。~坛。~台舞榭。~舞。能~善舞。  2. 能唱的文词:唱~。~谱。~词。~诀。民~。诗~。~行(xíng )(旧诗的一种体裁,音节、格律比较自由)。诗言志,~咏言。

【奉】1. 恭敬地用手捧着:~觞(举杯祝酒)。~献。~祀。~承(恭维,讨好。“承”读轻声)。  2. 尊重,遵守:~公守法。~为圭臬(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)。~行故事(按老规定办事)。  3. 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~告。~还(huán )。~陪。~劝。~迎(a.敬辞,迎接;b.奉承)。~赠。  4. 信仰:信~。素~佛教。  5. 供养,伺候:~养。供~。侍~。  6. 姓。  7. 古同“俸”,薪金。

【柏梁】指柏梁台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、铜柱、承露僊人掌之属矣。”南朝梁江淹《倡妇自悲赋》:“去栢梁以掩袂,出桂苑而敛眉。”唐李白《双燕离》诗:“柏梁失火去,因入吴王宫。”明刘基《次韵和石末公见寄》之五:“汉殿千门锦绣开,不堪一夜柏梁灾。”2.借指宫廷。唐韦渠牟《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》诗:“终期内殿联诗句,共汝朝天会柏梁。”参见“柏梁臺”。3.指《柏梁诗》。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序:“逮至汉武,赋《柏梁》诗而七言之体具。”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:“韩子苍曰:‘《柏梁》作而诗之体坏;

连歌奉柏梁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