懒慢江河放逐臣释义


【懒慢】惰散漫。语本三国魏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又纵逸来久,情意傲散,简与礼相背,懒与慢相成。”懒,一本作“嬾”。唐杜甫《伤秋》诗:“懒慢头时櫛,艰难带减围。”唐皇甫冉《田家作》诗:“嵇康懒慢性,祗自恋风烟。”宋苏轼《与范纯父侍郎书》之一:“到潁半年,始此上问,懒慢之罪,踧踖无地。”清王晫《今世说·巧艺》:“﹝王崇节﹞多病,习懒慢,不喜为章句学。”嬾慢:犹懒散。明袁宗道《早春独坐》诗:“迂疎生事简,嬾慢见人难。”清曹寅《宿华阳》诗:“多年嬾慢水曹部,輒为寒梅办急装。”

【江】1. 大河的通称:~山。~河。~天。~干(gān)(江边)。~心补漏(喻错过时机,补救已迟)。  2. 特指中国长江:~防。~汉。~淮。~左(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亦指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)。~右(a.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,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;b.旧时江西省的别称)。~东(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)。~表(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)。  3. 姓。 典

【河】1. 水道的通称:~道。~沟。~谷。~流。~滩。~沿。~鲜(供食用的新鲜河鱼、河虾等)。~港。~湾。~网。~运。内~。  2. 特指中国黄河:~套。~防。  3. 指“银河系”:天~。~汉。

【放】1. 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~了。~胆。~诞。~任。~肆。~歌。~怀。豪~。释~。  2. 散(sàn):~工。~假。~学。~晴(阴雨后转晴)。  3.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~牧。~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手不管,含贬义)。  4. 驱逐到远方去:~逐。~黜。流~。  5. 到基层去:~官(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)。下~。  6. 发出:~电。~毒。~光。发~。  7. 借钱给别人,收取利息:~债。~贷。  8. 扩展:~大。~宽。  9. 花开:百花齐~。心花怒~。  10. 搁、置:这件事情不

【逐臣】廷放逐的官吏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太公望,齐之逐夫,朝歌之废屠,子良之逐臣,棘津之讎不庸,文王用之而王。”南朝梁王僧孺《何生姬人有怨》诗:“逐臣与弃妾,零落心可知。”唐钱起《江行无题》诗之二十:“憔悴异灵均,非谗作逐臣。”宋苏轼《儋耳》诗:“野老已歌丰岁语,除书欲放逐臣回。”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三:“坡公(苏軾)不过逐臣,遗山(元遗山)则遗臣孤臣也。”典

懒慢江河放逐臣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