槿槿



崔道融

槿花

槿花

槿花评点


崔道融之《槿花》一诗,语言婉约而质朴,极寄托了诗人对槿花之美和世事无常的怀惋之情。槿花虽不见夕,却日日以新颜再现,吹动东风更是桃李花开之时,然而花开花谢如斯,须待明年春天再绽放。此诗以花为象征,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流逝的感慨,寓意其中让人深思。这首《槿花》,自其言辞之清丽,可以启人情思。槿花者,一种美丽而不易保存之花,待明年重放光华。喻人生苦短,岁月易逝。“不见夕”者指花不见夜晚,喻人生短暂,每一天都在不断更新,面貌总是焕然一新。东风吹动桃李之时,便是明年春天,似乎花开的时候才会迟到。此言深切刻画了花开花落之情状,想必令须者产生思索之念。故此诗将人生喻为槿花,意在表达诗人对生命短暂流逝之感慨。此感慨之情,宛如《孝经》之陈述:“生之谓性,性之谓命,命终则死”。人生命运总是无法预料,并会在转瞬间结束。诗人直面人生无奈,体察岁月茫茫之无情与无常,他选用了槿花的身影作为凝聚,妙用花开花谢之象征,表现了对于人生悲凉架构之幽怀。《槿花》的意境凝练,诗情优雅,最终表达了寄托于时间的希冀与深思。作为崔道融的名篇,他通过简练而意蕴深远的文字,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生命容颜易老,人生莫强求之理。故此诗之价值,在于引人入思,使人反躬自省,对于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本质加以思考。此诗之杰出,乃在于其温雅之风。崔道融以扣人心弦之句,点缀入文,如若一点,以显示情怀,略带孝经之味。观诸《孝经》之文,可觉选词之省心也。诗人通过默默的娓娓叙说,将人生以一种古拙优雅之风诗意展现。似孝经之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之哉”。使得读者无不沉浸于崔道融之情感之中。崔道融之篇,体雅之余,秀老之感,饶有诗之所趣,实属难能之作。综上所述,崔道融之《槿花》以深深的哲理触动人心,赋予了槿花以生命力,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,印象深刻。此诗以槿花喻人生,诗情婉约而又悲凉,以含蓄的表达呈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索,可视为文字之养性,深得古人之雅朴之风。之乎者也兮,崔道融之《槿花》之意境,应予一窥次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