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室焚檀印释义


【静室】1.古代天子行幸,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,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。《后汉书·杨秉传》:“王者至尊,出入有常。警蹕而行,静室而止。”李贤注:“静室谓先使清宫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:“夫帝王之居……静室而后息驾,皆所以显至尊,务戒慎,垂法教也。”2.清静的屋子。《北史·列女传·郑善果母崔氏》:“静室端居,未尝輒出门閭。”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六:“其时,山最幽僻,游者絶稀,惟扬州商人,构静室数间,春秋一到而已。”鲁迅《彷徨·伤逝》:“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。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,善于体贴了。”3.指

【焚】◎ 烧:~烧。~毁。~化。~香。~书坑儒。~膏继晷(“膏”,油脂;“晷”,日影;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)。忧心如~。

【檀印】檀香。前蜀贯休《桐江闲居》诗之三:“静室焚檀印,深炉烧铁瓶。”漢

静室焚檀印的用户点评


桐江闲居作十二首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