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上飞霜不拟寒释义


【简】1.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:竹~。~牍。~策。~册。  2. 书信:~帖。~札。信~。书~。  3. 不复杂:~单。~易。~略。~要。~便。~洁。~练。册繁就~。言~意赅。  4. 选择:~拔。~选。~任。  5. 姓。 典

【上】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~。~边。  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~古。~卷。  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~等。~策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 4. 由低处到高处:~山。~车。~升。  5. 去,到:~街。  6. 向前进:冲~去。  7. 增加:~水。  8. 安装,连缀:~刺刀。~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 9. 涂:~药。  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~课。~班。  11. 拧紧发条:~弦。  12. 登载,记:~账。  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

【飞霜】降霜。晋张协《七命》:“飞霜迎节,高风送秋。”《文选·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:“昔者,贱臣叩心,飞霜击於燕地。”李善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邹行尽忠於燕惠王,惠王信譖而繫之,邹子仰天而哭,正夏而天为之降霜。”后因用以指冤狱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飞霜冤,不比黑盆冤,一件件风影敷衍。”吴梅《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》之五:“西曹铸就飞霜狱,十二金牛挽不来。”2.犹飞白。唐王昌龄《箜篌引》:“摇笔飞霜如夺鉤,鬼神不得知其由。”参见“飞白”。3.犹清新。前蜀杜光庭《醮泸州安乐山词》:“虽申降福之仪,几闕飞霜之韵。

【不】1. 副词。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~,我不知道。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~? |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【拟】1. 打算:~去信联系。~议。  2.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:~定(a.起草制定;b.揣测断定)。~订。草~。  3. 仿照:~古之作。~人(修辞方式,把事物人格化)。

【寒】1. 冷,与“暑”相对:~冬。~色。~衣。~冽。~带。~战。~噤。~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~喧。~来暑往。唇亡齿~。  2. 害怕:~心。  3.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~门。~伧。~舍。~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~酸。~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
简上飞霜不拟寒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