惚恍扶床语释义


【惚恍】亦作“惚怳”。1.混沌不分;隐约不清。《文选·潘岳<西征赋>》:“古往今来,邈矣悠哉,寥廓惚恍,化一气而甄三才。”李善注:“寥廓、惚恍,未分之貌也。”唐杨炯《李舍人山亭诗序》:“寥廓兮惚恍,似蓬岭之难行;深邃兮眇然,若桃源之失路。”明宋濂《赣州圣济庙灵迹碑》:“休咎有徵神所持,委以惚恍邈难知。”2.迷迷糊糊。多指神志方面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夫风经府藏,使人惚怳。”唐张说《东山记》:“云木虚吟,惚恍疑梦。”清李渔《怜香伴·狂喜》:“都只为竞风流只恐人强,因此上心神惚恍,幻出这倾城模样。”清恽敬《鸡鸣

【扶床】谓年幼扶床学步。《玉台新咏·古诗<为焦仲卿妻作>》:“新妇初来时,小姑始扶牀;今日被驱遣,小姑如我长。”唐韩愈《苗氏墓志铭》:“累累外孙,有携有婴,扶牀坐膝,嬉戯讙争。”王闿运《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》:“鲁卿纳币,穆姜犹嫌非姒;叔妹扶牀,班氏恐其自尊。”

【语】1. 话:~言。汉~。英~。~录。~汇。~重心长。  2.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~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  3.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~。旗~。  4. 说:细~。低~。 | ◎ 告诉:不以~人。

惚恍扶床语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