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外扶疏竹数竿释义


【花】1. 植物的繁殖器官,典型的由“花托”、“花萼”、“花冠”、“雌蕊群”和“雄蕊群”组成,有各种形状和颜色,一般长得很美丽,有的有香味,凋谢后结成果实。  2. 供观赏的植物:~木。~草。~匠。~事(游春看花等事)。  3. 形状像花的东西:雪~。浪~。钢~。火~。棉~(棉的絮亦称花)。礼~(烟火)。挂~(指战斗中受伤)。  4. 用花装饰的:~圈(quān )。~篮。~灯。~车。  5.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,不只一种颜色的:~样。~边。~~绿绿。印~。  6. 指“痘”:天~(一种急性传染病)。  7. 混

【外】1.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~边。~因。里应(yìng )~合。~行(háng )。  2.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~国。~路(同“外地”)。~族。~省。~星人。  3. 指“外国”:~域。~宾。~商。  4.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~公。~婆。~甥。  5. 称岳父母:~父。~姑(岳母)。  6. 称丈夫:~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 7. 关系疏远的:~人。  8. 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~号(绰号)。~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~传(zhuàn )。  9. 传统戏

【扶疏】疎”。亦作“扶踈”。1.枝叶繁茂分披貌。《吕氏春秋·任地》:“树肥无使扶疏,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。肥而扶疏则多粃,墝而专居则多死。”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汰侈》:“枝柯扶疎,世罕其比。”宋姜夔《虞美人·咏牡丹》词:“玉盘摇动半厓花。花树扶疏,一半白云遮。”明刘基《梅颂》:“扶踈萧森清以直兮,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。”朱自清《温州的踪迹》一:“花叶扶疏,上下错落着,共有五丛。”2.回旋貌;飘散貌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龙夭矫,燕枝拘,援丰条,舞扶疏。”高诱注:“扶疏,槃跚貌。”《文选·嵇康<琴赋>》:“忽飘摇以

【竹】1.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~子。~叶。~笋。~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~刻。  2. 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~。  3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 4. 姓。

【数】1. 表示、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:~目。~量。~词。~论(数学的一支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)。~控。  2. 几,几个:~人。~日。  3. 技艺,学术:“今夫弈之为~,小~也”。  4. 命运,天命:天~。气~。 | 1. 一个一个地计算:不可胜~。~九。  2. 比较起来突出:~得着。  3. 责备,列举过错:~落。  4. 谈论,述说:~说。~典忘祖(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,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)。 | ◎ 屡次:~见不鲜(亦称“屡见不鲜”)。

【竿】1. 竹子的主干:竹~。立~见影。揭~而起。  2. 特指“钓鱼竿”:垂~。投~。~钓。  3. 古代指竹简:~牍(书信)。

花外扶疏竹数竿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