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
怀











徐彦伯

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

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评点


闻有独往客,拂衣捐世心。徐彦伯以此开篇,描绘出一个潇洒的行客。面对尘世纷杂之事,他毅然抛弃俗务,以清心独行为志。独往者,豁达于凡尘之外,心怀旷达,这是一个具有超脱意境的人物。结欣薄枉渚,撰念萦旧林。徐彦伯形容渚滨如此美好,百舸争流之地,处处皆赏心悦目。因而,他开始抒发对过往岁月的思念之情。他游走于旧时的林木间,忆起昔日往事,想起数载光阴,遥思人世沧桑之变。经亘去崖合,冥绵归壑深。此处,徐彦伯表现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。他追随山川蜿蜒,沿途经过数个崖口相合之地,徜徉在茫茫山林之中,以此寄托自己的人生追求。冥绵归壑深,彰显出他内心深处的神秘与沉静。琪树环碧彩,金潭生翠阴。徐彦伯继续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。他眼中的琪树如同美玉环绕,其光彩照耀着周遭的天地;金潭之水汲取着碧绿山林的气息,生出翠绿的氤氲之气。这样的景象给予他深深的感动,令他心生敬畏之情。沿洄弄沙榜,诡仄眺明岑。在沿洄玩沙之时,徐彦伯又突然意识到,人生充满了奇妙之事。他能够随着水流的奔流,感受到沙粒的轻柔,同时也能体悟到世事多变的脆弱。面对大自然的变幻,他的视野得以开阔,所思所感也因之更加深远。夕闻桂里……未完之词,期待之余,也让人感到遗憾。徐彦伯的笔致婉约,高逸出尘,仿佛置身于桂林的香闻芳馨之地。然而,未能继续描写下去,留给读者空间进行想象,与徐彦伯共同品味更多精彩的诗意,这是令人无限向往的。徐彦伯的《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》以古拙优雅的文风,唤起人们对田园山水的向往之情。他以华丽而凝练的文辞,营造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景象。尽管篇幅有限,却展现了徐彦伯富有诗性的心灵,以及他对自然的深邃感受。读此诗,人们仿佛也能感受到行与思的自由,品味真人真情之美。之乎者也兮,可见徐彦伯对于自然、人生的理解及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