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争振振释义


【公子】◎公子gōngzǐ[sonofahighofficial]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,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,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大公子公子为人,仁而下士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【争】1. 力求获得,互不相让:~夺。竞~。~长论短。  2. 力求实现:~取。~气。~胜。  3. 方言,差,欠:总数还~多少?  4. 怎么,如何(多见于诗、词、曲):~不。~知。~奈。

【振振】貌;盛貌。《诗·周南·螽斯》:“螽斯羽,詵詵兮;宜尔子孙,振振兮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振振,盛也。振振与下章绳绳、蛰蛰皆为众盛,故《序》但以子孙众多统之……《传》训为仁厚失之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振音真。”《后汉书·章帝八王传赞》:“振振子孙,或秀或苗。”唐欧阳詹《曲江池记》:“皇皇后辟,振振都人,遇佳辰於今月,就妙赏乎胜趣。”明宋濂《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》:“积久愈昌,数世之后,将振振绳绳,悬龟繫鱼,秉钧当轴。”清恽敬《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》:“自古高望华阀,品升於朝,门地著於天下,振振绳绳。”2.信实仁厚貌。

公子争振振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