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




李中

对竹

对竹

对竹评点


李中《对竹》赏析竹,一种生长在幽深山谷、清幽竹径的自然之物,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对象之一。李中的《对竹》一诗,以古拙优雅的文风,将竹子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诗中,作者描述了自己懒得穿越幽深竹径去观赏竹林中的鸟儿飞鸣,并且也不忍心去踏坏清凉阴影下的翠绿苔地。这种态度,仿佛在表达诗人内敛、沉静的性格特征。与其在室内静听秋声如雨,倒不如就让秋声如雨融于室内。作者在描写竹子时,以“不似”开头,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。通篇描述的是诗人在室内倾听秋声的悠闲与宁静,而与之相对的是竹子在风中书写的意境。竹子抖动时所发出的声音,宛如雨点轻轻落在窗台上,又或是潺潺的流水声,通过透过窗户传入室内,增添了一份恬静与安宁。整首诗情景交织,以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,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。作者巧妙地将室内与室外的景象进行对比,突显出自己内心的深沉与宁静。同时,也透过对竹子的描写,传达出深山中那份宁静的美好。总之,李中的《对竹》一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,以竹子为媒介,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展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、相互关照的美好景象。此诗用字严谨,以文选所喜用的“之乎者也兮”饱含着儒家哲学的思想内涵,兼具表达情感与审美的双重作用。(字数:198字)

李中的其它诗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