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鼎何曾用不材释义


【调鼎】烹调食物。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上》:“余见宰人叹曰:‘伊尹与易牙同知调鼎,而有贤不肖之殊。’”唐刘禹锡《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》诗:“侍膳曾调鼎,循陔更握兰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《左传》:‘晏子曰:“水火醯醢盐梅,以烹鱼肉。”’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。”明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卷二八:“《农桑通诀》曰:又一种泽蒜,可以香食。吴人调鼎,率多用此。”2.喻任宰相治理国家。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伊尹,故有莘氏僮也,负鼎操俎调五味,而立为相,其遇汤也。”唐孟浩然《都下送辛大之鄂》诗:“未逢调鼎用,

【何曾】曾hécéng[never]反问表示未曾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?汉

【用】1.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:使~。~心。~兵。~武。  2. 可供使用的:~品。~具。  3. 进饭食的婉辞:~饭。  4. 花费的钱财:费~。~项。~资。  5. 物质使用的效果:功~。有~之才。  6. 需要(多为否定):不~多说。  7. 因此:~此。

【不材】1.不成材;无用。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。”成玄英疏:“不材无用,故终其天年。”唐白居易《蟠木谣》:“尔既不材,吾亦不材,胡为乎人间徘徊?”清赵翼《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》:“残躯漫此半死桐,寿相端推不材木。”2.喻才能平庸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沃土之民不材,淫也。瘠土之民,莫不嚮义,劳也。”韦昭注:“不材,器能少也。”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﹝霍光﹞由是贤千秋,以禹为不材。”宋秦观《人材策》:“寡闻见,暗机会,乖物理,昧人情,执百有司之事,无一施而可,此不材者也。”清魏源《<圣武记>叙》:“官

调鼎何曾用不材的用户点评


追逐梦想333

2024-05-10 07:56:13

“调鼎何曾用不材”,深刻的表达了选择合适人才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。优秀的人材如同调鼎中的上等材料,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非凡的作用,推动事业取得成功。只有选择适合的人才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漫步青丝

2024-05-09 18:47:48

在这句诗中,作者用调鼎这个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。选用不合适的材料难以成功调鼎,选用恰当的材料才能成功。作者通过这句诗吁请人们在人才选拔上不能马虎从事,需要精挑细选以确保事业的顺利发展。

多情的海子

2024-05-08 22:05:06

这句诗中的“何曾用不材”,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的珍视和推崇。在古代社会,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,一个人若无胸襟、才干和智慧,就无法胜任重任。因此作者通过这句诗歌,告诉人们只有选用优秀的人才才能有所成就,才能完成各种艰巨任务。

ShiningStar

2024-05-07 01:50:32

所以说,社畜们要想升职加薪啊,一定要在正确的时机展现出最棒的自己,否则调鼎再神奇也没用哦~

CrystalEyes

2024-05-06 19:53:41

这句诗可不是说烧菜呢,是指领导找人才的时候要看人才是不是用对了,调动鼎炉哦~就像做菜一样,选对食材翻味道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