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古物象野释义


【地】1.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~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~心说。  2.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~质。~壳。  3.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~。~下。  4.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~。田~。~政。~主。  5.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~区。此~。  6.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~板。~毯。  7.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~点。目的~。  8.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~以处。  9.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~。境~。心~。  10. 底子:质~。 | ◎ 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

【古】1. 时代久远的,过去的,与“今”相对:~代。~稀(人七十岁的代称,源于杜甫《曲江》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)。~典。~风。~训。~道(a.指古代的道理;b.古朴;c.古老的道路)。  2. 古体诗的简称:五~(五言古诗)。七~(七言古诗)。  3. 姓。

【物象】1.外界事物。三国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耽虚好静,羡此永生,独驰思於天云之际,无物象而能倾。”2.物体的形象;事物的现象。晋王谧《答桓太尉难》:“良以冥本幽絶,非物象之所举;运通理妙,岂粗迹之能酬?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北歷覆釜堆东,盖以物象受名矣。”《文献通考·经籍九》:“汉魏间人所为文,名有‘连珠’者,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。”清刘大櫆《<张秋浯诗集>序》:“乃縈情於歌咏,寄志乎风骚,比拟辞华,雕鏤物象。”叶圣陶《隔膜·阿菊》:“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。”3.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。

【野】1. 郊外,村外:~外。~景。~游。~趣。~餐。~战。四~。郊~。  2. 界限,范围:分~。视~。  3. 指不当政的地位,与“朝(cháo )”相对:朝~。下~。在~。~史。  4. 不讲情理,没有礼貌:~蛮。粗~。  5.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:~心。  6. 不受约束:心玩儿~了。  7.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(动物或植物):~生。~兽。~味。~花。~菜。

地古物象野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