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君族类俱得所释义


【此君】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﹝徽之﹞尝寄居空宅中,便令种竹。或问其故,徽之但啸咏指竹曰:‘何可一日无此君邪!’”后因作竹的代称。唐岑参《范公丛竹歌》:“此君託根幸得地,种来几时闻已大。”唐白居易《东楼竹》诗:“楼上夜不归,此君留我宿。”宋苏轼《於潜僧绿筠轩》诗:“若对此君仍大嚼,世间那有扬州鹤?”宋姜夔《念奴娇·谢人惠竹榻》词:“梅风吹溽,此君直恁清苦。”

【族】1. 亲属,泛指同姓之亲:~规。~长。家~。  2.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种~。  3.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,他们有共同的语言、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:民~。  4.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:宗~。氏~。部~。  5.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:芳香~。  6.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亲、妻家的人都杀死:~灭。  7. 聚合,集中:云气不待~而雨。

【类】1.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:种~。~群。~别。~书。分~。人~。  2. 相似,好像:~似。~同。

【俱】1. 全,都:百废~兴。声色~厉。  2. 一起;在一起:~乐部。君与~来。

【得】1. 获取,接受:~到。~失。~益。~空(kòng)。~便。~力。~济。心~。  2. 适合:~劲。~当(dàng )。~法。~体。  3. 满意:~意。扬扬自~。  4. 完成,实现:饭~了。~逞。~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  5. 可以,许可:不~随地吐痰。  6. 口语词(a.表禁止,如“~了,别说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~,就这么办”)。 | 1. 必须,须要:可~注意。  2. 极舒服,极适意: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,就~了。 | 1.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:要不~。拿~起来。  2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

【所】1. 处,地方:住~。哨~。场~。处~。  2.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:研究~。派出~。  3. 量词,指房屋:一~四合院。  4. 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:~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~谓(a.所说的;b.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~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~有。各尽~能。~向无敌。有~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  5. 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:为人~敬。  6. 姓。

此君族类俱得所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