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先成民释义


【必先】1.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。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,有推敬之意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轻佻》:“郑光业常言及第之岁,策试夜,有一同人突入试铺,为吴语谓光业曰:‘必先!必先!可以相容否?’光业为輟半铺之地……居二日,光业状元及第。”2.以称下第的同人。唐韩仪《记知闻近过试》诗:“短行轴了付三銓,休把新衔恼必先。”明胡震亨《唐音癸籤·诂笺三》:“韩仪与关试后新人诗,有‘休把新衔恼必先’句,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。”

【成】1. 做好,做完:~功。完~。~就。~事。~交。~立。~婚。~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。~人之美。玉~其事。  2.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~形。~性。~人。自学~才。蔚然~风。  3. 变为:长~。变~。  4. 可以,能行:~,就这么办。  5. 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~。  6. 够,达到一定数量:~年累(lěi )月。  7. 已定的,定形的:~规。~俗。~见。~例。~竹在胸。  8. 十分之一:增产三~。  9. 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~宋乱”。  10. 姓。

【民】1.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人)。  2. 指人或人群:居~。~族。  3.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~间。~歌。~谚。~风。~情。  4. 某族的人:汉~。回~。  5.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~。渔~。  6. 非军事的:~品。~航。  7. 同“苠”。

必先成民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