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丁童子来求火释义


【丙丁】1.古代以十干配五行,丙丁属火,因称火为“丙丁”。《吕氏春秋·孟夏》:“其日丙丁。”高诱注:“丙丁,火日也。”宋苏轼《思无邪斋赞》:“化以丙丁,滋以河车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餘不多及,閲后乞付丙丁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八章:“朕已再三嘱咐,每次给卿手谕,看后即付丙丁。卿万勿稍有疏忽!”2.代词。犹言某某。《魏书·宋世景传》:“尝有一吏,休满还郡,食人鸡豚;又有一干,受人一帽,又食二鸡。世景叱之曰,汝何敢食甲乙鸡豚,取丙丁之帽?吏干叩头伏罪。”

【童】1. 小孩子:儿~。~工。~谣。~话。~心。~趣。~真。  2.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:书~儿。  3. 没有结婚的:~男。~女。~贞。  4. 未长成的:~牛(没长角的小牛)。  5. 秃:~山。头~(喻人秃顶,如“~~齿豁”)。  6. 古同“瞳”,瞳孔。  7. 姓。

【子】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~女。~孙。~嗣。~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  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~。瓜~儿。~实。  3. 动物的卵:鱼~。蚕~。  4. 幼小的,小的:~鸡。~畜。~城。  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~弹(dàn )。棋~儿。  6. 与“母”相对:~金(利息)。~母扣。~音(辅音)。  7. 对人的称呼:男~。妻~。士~(读书人)。舟~(船夫)。才~。  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~。先秦诸~。  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~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

【来】1.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~回。~往。过~。归~。~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  2. 从过去到现在:从~。向~。  3.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~年。将~。~日方长。  4.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~头猪。  5. 做某个动作:胡~。  6.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~动脑筋。  7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~。  8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~。  9. 表示发生:暴风雨~了。  10. 在

【求】1. 设法得到:~生。~成。~知。~索。~证(寻求证据,求得证实)。~实(讲求实际)。~同存异。~全责备。~贤若渴。实事~是。  2. 恳请,乞助:~人。~告。~乞。~医。~教。~助。  3. 需要:需~。供过于~。

【火】1. 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~力。~烛。~源。~焰。烟~。~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 2. 紧急:~速。十万~急。  3. 指枪炮弹药等:~药。~炮。  4. 发怒,怒气:~暴。~性。  5. 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~。毒~攻心。  6. 形容红色的:~红。~腿。  7. 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  8. 姓。

丙丁童子来求火的用户点评


CoconutDreams

2024-05-28 01:19:43

“丙丁童子来求火”一句,言简意赅,蕴含深远。童子渴求知识犹如渴求生命的火焰,表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。作者通过这一句,抒发了对求学者的赞美和鼓励,启迪人心,激励学子勤学好问,不断追求进取。

浪子归家

2024-05-27 16:35:10

“丙丁童子来求火”,此句以简洁明了的笔墨,抒发出童子对知识的追求之心。火乃万物生长之源,童子求火,即求知识之火。这句话句句含义丰富,激励了年轻人努力学习,不断探求真理。诗句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求知欲望的赞许和认可。

MidnightBlue

2024-05-25 22:20:49

丙丁童子来求火,此句自然流畅,情景生动。童子虽幼稚,却有向前的勇气和决心,展现了年轻人追求进步的精神。火乃生命之源,童子前来求取火焰,亦寓意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求学之心。整句抒发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,寓意深远。

快乐的跳跳虎

2024-05-25 11:07:27

“丙丁童子来求火”,行文简洁明了,意境清新别致。童子热爱学习,对知识充满渴望,求火之举传达了对知识追求的热情。同时也表达了对青少年学习的鼓励和倡导,是一句发人深思的名句。

逍遥的人生

2024-05-24 22:20:56

此句言辞简洁,语言朴实,寥寥数字中蕴含了极深的哲理。童子虽年幼但敢于前行,象征着不畏艰难,追求进步,开拓未来的精神。火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延续,求火则是求知,求学,寓意深邃。作者通过这一句,展现了对人生的独特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