砭熨病膏肓释义


【砭】1. 中国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:~石。~针。  2. 用石针扎皮肉治病,引申为刺或规劝:~灸。针~(喻指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)。

【熨】1.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,称“熨斗(dǒu )”。  2. 用烙铁、熨斗烫平:~衣服。 | ◎ 〔~帖〕a.用字、用词合适,恰当,妥帖;b.心情安宁、舒畅;c.方言,事情完全办妥。均亦作“熨贴”。

【病】1.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:疾~。~症。~例。~痛。~情。~源。~愈。~变。~危。~逝。~榻。~残。  2. 缺点,错误:语~。通~。弊~。  3. 损害,祸害:祸国~民。  4. 不满,责备:诟~。  5. 烦躁,担忧:“郑人~之”。

【膏肓】以心尖脂肪为膏,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杜预注:“肓,鬲也。心下为膏。”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。晋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夫治膏肓者,必进苦口之药;决狐疑者,必告逆耳之言。”宋朱熹《题谢少卿药园》诗之二:“再拜药园翁,何以起膏肓?”郁达夫《自述》诗之五:“人言先父丧亡日,小子膏肓疾正深。”2.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。《世说新语·俭啬》“王戎俭吝”刘孝标注引晋王隐《晋书》:“戎性至俭,不能自奉养,财不出外,天下人谓

砭熨病膏肓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