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事廷绅奏释义


【边事】。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:“帝欲遵武帝故事,击匈奴,通西域,以固明习边事,十五年冬,拜为奉车都尉。”唐贾岛《送李傅侍郎剑南行营》诗:“走马从边事,新恩受外臺。”清侯方域《南省试策四》:“边之患,非边能为患也。患在任边事者,因循而不知变计,畏缩而不敢奋发。”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唐德宗生气说,柳浑书生,不懂边事,你怎么也这样说。”2.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。唐羊士谔《贺州宴行营回将》诗:“元戎坐镇无边事,遣向营中偃画旗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至建炎初,以军兴道梗,始有三年之限,后有

【廷】◎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:朝(cháo )~。宫~。~杖。~试(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~对(a.在朝廷中当众对答;b.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)。

【绅】1. 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,引申为束绅的人:~束(用带子束腰,喻约束)。缙~(旧时高官的装束,转用为官宦的代称)。  2. 旧称地方上有势力、有地位的人:~士。乡~。官~。土豪劣~。 方言集汇

【奏】1. 作乐(yuè ㄩㄝˋ),依照曲调吹弹乐器:演~。~国歌。~鸣曲。  2.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:启~。~议。~疏。~折。~本。~对。  3. 呈现,取得:~效。~功。~捷(取得胜利)。大~奇功。 典

边事廷绅奏的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