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


  [卷二\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] 论一首、脉证九条、方九首
  问曰。血痹病从何得之。师曰。夫尊荣人。骨弱肌肤盛。重因疲劳。汗出。卧不时动摇。加被微风。

  遂得之。但以脉自微涩。在寸口关上小紧。宜针引阳气。令脉和。紧去则愈。

  (因。赵本。作困。卧上。脉经。有起字。加作如。关上下。沈本有尺中二字。千金。但上。

  有形如风状四字。紧上无小字。脉经并同。)〔鉴〕历节。属伤气也。气伤痛。故疼痛也。血痹。属伤血也。血伤肿。故麻木也。前以明邪气聚于气分。此以明邪气凝于血分。故以血痹名之也。尊荣人。谓膏粱之人。素食甘肥。故骨弱肌肤盛重。是以不任疲劳。则汗出。汗出则腠理开。亦不胜久卧。卧则不时动摇。动摇即加被微风。亦遂得以干之。此言膏粱之人。外盛内虚。虽微风小邪。易为病也。然何以知病血痹也。但以身体不仁。脉自微涩。则知邪凝于血故也。寸口关上小紧。亦风寒微邪。应得之脉也。针能导引经络。取诸痹。故宜针引气血。以泻其邪。令脉不涩而和。紧去邪散。血痹自通也。

  医通云。血痹者。寒湿之邪。痹着于血分也。辛苦劳之人。皮腠致密。筋骨坚强。虽有风寒湿邪。莫之能客。惟尊荣奉养之人。肌肉丰满。筋骨柔脆。素常不胜疲劳。行卧动摇。或遇微风。则能痹着为患。不必风寒湿之气杂至。而为病也。夫血痹者。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。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。言血既痹。

  脉自微涩。然或寸或关或尺。其脉见小急之处。即风入之处也。故其针药所施。皆引风外出之法也。

  案五脏生成篇曰。卧出而风吹之。血凝于肤者为痹。王注。痹。谓痹也。(广韵。音顽。巢源千金。

  间有顽痹之文。知顽麻之顽。原是字。)此即血痹也。而易通卦验曰。太阳脉虚。多病血痹。

  郑玄注。痹者气不达。未当至为病。盖血痹之称。见于此。千金云。风痹游走无定处。名曰血痹。后世呼麻木者。即是。活人书云。痹者。闭也。闭而不仁。故曰痹也。本出于中藏经。

  血痹。阴阳俱微。寸口关上微。尺中小紧。外证身体不仁。如风痹状。黄桂枝五物汤主之。(千金。作如风状。脉经作如风落状。并非。)〔鉴〕此承上条。互详脉证。以明其治也。上条言六脉微涩。寸口关上小紧。此条言阴阳。寸口关上俱微。尺中亦小紧。合而观之。可知血痹之脉。浮沉寸口关上尺中。俱微俱涩俱小紧也。微者。虚也。涩者。滞也。小紧者。邪也。故血痹应有如是之诊也。血痹外证。亦身体顽麻。不知痛痒。故曰如风痹状。

  〔沈〕血痹。乃阴阳营卫俱微。邪入血分。而成血痹。中上二焦阳微。所以寸口关上脉。亦见微。微邪下连营血主病。

  故尺中小紧。是因气虚受邪而成血痹也。用桂芍姜枣。调和营卫。而宣阳气。虽然。邪痹于血。因表阳失护而受邪。故以黄。补其卫外之阳。阴阳平补。俾微邪去。而痹自开矣。

  〔尤〕不仁者。肌体顽痹。痛痒不觉。如风痹状。而实非风也。以脉阴阳俱微。故不可针。而可药。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者。勿刺以针。而调以甘药也。

  案血气形志篇王注。不仁。谓不应用则痹矣。巢源血痹候云。血痹者。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。血为阴。邪入于血。而痹。故为血痹也。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。此形容顽痹之状也。风痹诸家不注。唯金鉴云。不似风痹历关节流走疼痛也。此以风痹。为历节。恐误也。巢源风痹候云。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。合而成痹。其状肌肉顽浓。或疼痛。由人体虚。腠理开。故受风邪也。据此则风痹。乃顽麻疼痛兼有。而血痹。则唯顽麻而无疼痛。历节则唯疼痛。而不顽麻。三病各异。岂可混同乎。

  黄桂枝五物汤方

  黄(三两)芍药(三两)桂枝(三两)生姜(六两)大枣(十二枚○赵本作十一枚非)上五味。以水六升。煮取二升。温服七合。日三服。

  (〔原注〕一方。有人参。○案千金。用人参三两。凡六味。故单名黄汤。无五物二字。)案据桂枝汤法。生姜当用三两。而多至六两者何。生姜味辛。专行痹之津液。而和营卫药中用之。不独专于发散也。成氏尝论之。其意盖亦在于此耶。

  夫男子平人。脉大为劳。极虚亦为劳。(尤本极上。有脉字。)〔魏〕虚劳者。因劳而虚。因虚而病也。人之气通于呼吸。根于脏腑。静则生阴。动则生阳。阴阳本气之动静所生。而动静能生气之阴阳。此二神两化之道也。故一静一动。互为其根。在天在人。俱贵和平。而无取于偏胜。偏则在天之阳愆阴伏。而化育乖。在人则阳亢阴独。而疾病作。然则虚劳者过于动。而阳烦。失于静而阴扰。阴日益耗。而阳日益盛也。是为因劳而虚。因虚而病之由然也。(虚劳必起于内热。终于骨蒸。有热者十有七八。其一二虚寒者。必邪热先见。而其后日久。随正气俱衰也。)夫脉大者。邪气盛也。极虚者。精气夺也。以二句揭虚劳之总。而未尝言其大在何脉。虚则何经。是在主治者。随五劳七伤之故。而谛审之。岂数言可尽者乎。

  〔鉴〕李曰。平人者。形如无病之人。经云。脉病患不病者是也。劳则体疲于外。气耗于中。脉大非气盛也。重按必空濡。乃外有余。而内不足之象。脉极虚则精气耗矣。盖大者。劳脉之外暴者也。极虚者。劳脉之内衰者也。

  男子面色薄者。主渴及亡血。卒喘悸。脉浮者。重虚也。

  〔魏〕仲景再为验辨之于色于证于脉以决之。男子面色薄即不泽也。此五脏之精夺。而面色失其光润也。

  然光必在面皮内蕴。润必在面皮内敷。方为至浓。若夫见呈耀。则亦非正浓色矣。今言薄。则就无光润者言也。其人必患消渴。及诸失亡其血之疾。因而喘于胸。而悸于心。卒者。忽见忽已之谓。

  〔沈〕阴血虚。而阳气则盛。虚火上潜。津液不充则渴。气伤而不摄血。则亡血。虚阳上逆。冲肺卒喘。心营虚而真气不敛。则悸。

  〔尤〕脉浮为里虚。以劳则真阴失守。孤阳无根。气散于外。而精夺于内也。

  男子脉虚沉弦。无寒热。短气里急。小便不利。面色白。时目瞑兼衄。少腹满。此为劳使之然。(脉经。作时时目瞑。)〔鉴〕此复申虚极为劳。以详其证之义也。脉虚沉弦。阴阳俱不足也。无寒热。是阴阳虽不足。而不相乘也。短气面白时瞑兼衄。乃上焦虚。而血不荣也。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。乃下焦虚而气不行也。凡此脉证。

  皆因劳而病也。故曰。此为劳使之然。

  〔程〕白为肺色。鼻为肺窍。气既不能下化。则上逆于头。故目为之瞑。迫于血而鼻为之衄也。内经曰。劳则气耗。其类是欤。

  案本篇。标男子二字者。凡五条。未详其意。诸家亦置而无说。盖妇人有带下诸病。产乳众疾。其证似虚劳而否者。不能与男子无异。故殊以男子二字别之欤。

  劳之为病。其脉浮大。手足烦。春夏剧。秋冬瘥。阴寒精自出。酸削不能行。(脉经。酸上有足字。行下有少阴虚满四字。酸削。巢源作。外台作削。)〔徐〕脉大既为劳矣。而更加浮。其证则手足烦。盖阴既不足。而阳必盛也。

  〔魏〕邪本阴亏阳亢。内生之焰也。然亦随天时为衰旺。春夏者阳时也。阴虚之病必剧。秋冬者阴时也。阴虚之病稍瘥。火盛于上。则必阳衰于下。邪火炽于上焦。邪寒凝于下焦。阴寒即内迫。阳精自外出。为白浊。为遗精。为鬼交。皆上盛下虚之必致也。精既出夺。必益虚寒。腿脚酸软。肌肉瘦削。遂不可行立。而骨痿不能起于床矣。

  案阴寒。程云。寒字作虚字看。金鉴直以为传写之讹。误甚矣。阴寒者。阴冷也。乃七伤之一。巢源云。

  肾主精。髓开窍于阴。今阴虚阳弱。血气不能相荣。故使阴冷也。久不已。则阴痿弱。是也。魏为阴寒之气。

  亦非。酸削。巢源作。周礼。首疾。注云。。酸削也。疏云。人患头痛。则有酸嘶而痛。千金妇人门。酸恍惚。不能起居。刘熙释名云。酸。逊也。逊遁在后也。言脚疼力少。行遁在后。以逊遁者也。消。弱也。如见割消。筋力弱也。即酸削。。酸嘶。酸。与酸削同。

  朱氏格致余论云。内经冬不藏精者。春必病温。若于此时。纵嗜欲。至春升之际。必有温热病。今人多春末夏初。患头痛脚软。食少体热。仲景谓春夏剧秋冬瘥。正俗所谓注夏病也。案本条所说。与注夏病不相干。此恐非也。

  男子。脉浮弱而涩。为无子。精气清冷。(〔原注〕一作泠○浮。脉经巢源。作微。案泠。水名。作泠为是。)〔沈〕此以脉断无子也。男精女血。盛而成胎。然精盛脉亦当盛。若浮弱而涩者。浮乃阴虚。弱为真阳不足。涩为精衰。阴阳精气皆为不足。故为精气清冷。则知不能成胎。谓无子也。盖有生而不育者。亦是精气清冷所致。乏嗣者可不知之而守养精气者乎。

  〔尤〕精气交亏。而清冷不温。此得之天禀薄弱。故当无子。

  巢源。虚劳无子候云。丈夫无子者。其精清如水。冷如冰铁。皆为无子之候。

  夫失精家。少腹弦急。阴头寒。目眩。(〔原注〕一作目眶痛。)发落。脉极虚芤迟。清谷亡血失精。(目眩。脉经。作目眶痛。案此条原本。连下桂枝龙蛎汤。今根据程本。分作二条。)〔魏〕失精家。肾阳大泄。阴寒凝闭。小腹必急。小腹中之筋。必如弦之紧。而不能和缓。阴头必寒。

  下真寒如是。上假热可征矣。火浮则目眩。血枯则发落。诊其脉必极虚。或浮大。或弱涩。不待言矣。更兼芤迟。芤则中虚。胃阳不治。迟则里寒。肾阳无根。或便清谷。中焦无阳也。或吐衄亡血。上焦浮热也。或梦交遗精。下焦无阳也。此虚劳之所以成而精失血亡。阴阳俱尽也。

  巢源虚劳失精候云。肾气虚损。不能藏精。故精漏失。

  其病小腹弦急。阴头寒。目眶痛。发落。令其脉数而散者。失精脉也。凡脉芤动微紧。男子失精也。

  脉得诸芤动微紧。男子失精。女子梦交。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。(脉经。桂枝下。有加字。)〔尤〕脉得诸芤动微紧者。阴阳并乖。而伤及其神与精也。故男子失精。女子梦交。沈氏所谓劳伤心气。

  火浮不敛。则为心肾不交。阳泛于上。精孤于下。火不摄水不交自泄。故病失精。或精虚心相内浮。扰精而出。则成梦交者是也。徐氏曰。桂枝汤。外证得之。能解肌去邪气。内证得之。能补虚调阴阳。加龙骨牡蛎者。以失精梦交。为神情间病。非此不足以收敛其浮越也。

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。

  (〔原注〕短剧云。虚弱浮热汗出者。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。故曰二加龙骨汤。)桂枝芍药生姜(各三两)甘草(二两)大枣(十二枚)龙骨牡蛎(各三两)上七味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

  案短剧之文。出于外台虚劳梦泄精门云。短剧龙骨汤。疗梦失精。诸脉浮动心悸少急。隐处寒。目眶疼。头发脱者。常七日许一剂。至良。方同。煮法后云。虚羸浮热汗出云云。

  又深师桂心汤。疗虚喜梦与女邪交接。精为自出方。一名喜汤。亦与本方同。(本草。白薇。益阴清热。)

  天雄散方

  (程氏金鉴。并删此方。)天雄(三两炮)白术(八两)桂枝(六两)龙骨(三两)上四味。杵为散。酒服半钱匕。日三服。不知。稍增之。

  〔徐〕恐失精家。有中焦阳虚。变上方。而加天雄白术。

  〔尤〕案此疑亦后人所附。为补阳摄阴之用也。

  案外台。载范汪疗男子虚失精。三物天雄散。即本方。无龙骨。云。张仲景方。有龙骨。文仲同。知是非宋人所附也。

  案天雄。本草大明云。助阳道暖水脏。补腰膝益精。

  男子平人。脉虚弱细微者。喜盗汗也。(喜。赵本。作善。汗下。脉经。有出字。)〔魏〕男子平人。为形若无病者言也。其形虽不病。而其脉之虚而弱。则阳已损也。细而微。则阴已消也。阳损必驯至于失精。阴耗必驯至于亡血也。验其外证。必喜盗汗。阳损斯表不固。阴损而热自发。皆盗汗之由。而即虚劳之由也。

  巢源。虚劳盗汗候云。盗汗者。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。

  此由阳虚所致。久不已。令人羸瘠枯瘦。心气不足。亡津液故也。诊其脉。男子平人。脉虚弱微细。皆为盗汗脉也。

  案金鉴云。此节脉证不合。必有脱简。未知其意如何。盖虚劳盗汗。脉多虚数。故有此说乎。

  人年五六十。其病脉大者。痹挟背行。若肠鸣。马刀侠瘿者。皆为劳得之。(脉下。程有浮字。若。赵作苦。)〔尤〕人年五六十。精气衰矣。而病脉反大者。是其人当有风气也。痹侠背行。痹之侠背者。由阳气不足。

  而邪气从之也。若肠鸣。马刀侠瘿者。阳气以劳而外张。火热以劳而上逆。阳外张。则寒动于中。而为肠鸣。

  火上逆。则与痰相搏。而为马刀侠瘿。李氏曰。瘿生乳腋下。曰马刀。又夹生颈之两旁者为侠瘿。侠者挟也。

  马刀。蛎蛤之属。疮形似之。故名马刀。瘿一作缨。发于结缨之处。二疮一在颈。一在腋下。常相联系。故俗名串。

  案金鉴云。若肠鸣三字。与上下文不属。必是错简。侠瘿之瘿字。当是瘰字。每经此证。先劳后瘰。先瘰后劳者有之。从未见劳瘿先后病也。必是传写之讹。此一偏之见。不可凭也。灵经脉篇。少阳所生病云。腋下肿马刀侠瘿。而痈疽篇云。其痈坚而不溃者。为马刀侠缨。潘氏医灯续焰释之云。马刀蛤蛎之属。痈形似之。

  侠缨者。发于结缨之处。大迎之下颈侧也。二痈一在腋。一在颈。常相联系。故俗名串。义尤明显。知是瘿当根据痈疽篇而作缨。马刀侠瘿。即灵寒热篇。所谓寒热瘰。及鼠寒热之证。张氏注云。结核连续者为瘰。形长如蚬蛤者为马刀。又张氏六要云。马刀。小蚬也。圆者为瘰。长者为马刀。皆少阳经郁结所致。久成劳是也。盖瘰者。未溃之称。已溃漏而不愈者为鼠。其所由出于虚劳。瘿者考巢源等。

  瘤之生于颈下。而皮宽不急。垂捶捶然者。故说文云。瘿。颈瘤也。与瘰迥别。瘿乃缨之讹无疑矣。又案痹挟背行。若肠鸣。马刀侠瘿。各是一证。非必三证悉见也。故以皆字而断之。

  脉沉小迟。名脱气。其人疾行则喘喝。手足逆寒。腹满甚则溏泄。食不消化也。(案沈云。喝。当作急。非也。灵经脉篇。喝喝而喘。)〔鉴〕脉沉细迟。则阳大虚。故名脱气。脱气者。谓胸中大气虚少。不充气息所用。故疾行喘喝也。阳虚则寒。寒盛于外。四末不温。故手足逆冷也。寒盛于中。故腹满溏泄。

  食不消化也。

  〔魏〕沉小兼数。则为阴虚血亡。沉小兼迟。则必阳虚气耗也。故名之曰脱气。

  案抱朴子曰。奔驰而喘逆。或咳或懑。用力役体。汲汲短乏者。气损之候也。面无光色。皮肤枯腊。唇焦脉白。腠理萎瘁者。血灭之证也。所谓气损。乃脱气也。

  脉弦而大。弦则为减。大则为芤。减则为寒。芤则为虚。

  虚寒相搏。此名为革。妇人则半产漏下。男子则亡血失精。(此条亦见于辨脉。及妇人杂病。)〔程〕人之所以有身者。精与血也。内填骨髓。外溉肌肤。充溢于百骸。流行于脏腑。乃天一所生之水。

  四大藉此以成形。是先天之神气。必恃后天之精血。以为运用。有无相成。阴阳相生。毋令残害。若其人房室过伤。劳倦过度。七情暗损。六淫互侵。后天之真阴已亏。先天之神气并竭。在妇人则半产胞胎。或漏下赤白。在男子则吐衄亡血。或梦交泄精。诊其脉。必弦而大。弦为寒。而大为虚。既寒且虚。则脉成革矣。革者如按鼓皮。中空之象。即芤大之脉。内经曰。浑浑革至如涌泉。病进而危弊。故仲景一集中。前后三致意焉。

  虚劳里急。悸衄腹中痛。梦失精。四肢疼。手足烦热。咽干口燥。小建中汤主之。(外台。无悸衄二字。口燥下。有并妇人少腹痛六字。引古今录验。名芍药汤。)〔程〕里急。腹中痛。四肢酸疼。手足烦热。脾虚也。悸。心虚也。衄。肝虚也。失精。肾虚也。咽干口燥。肺虚也。此五脏皆虚。而土为万物之母。故先建其脾土。

  〔尤〕此和阴阳。调营卫之法也。夫人生之道。曰阴曰阳。阴阳和平。百疾不生。若阳病不能与阴和。则阴以其寒独行。为里急。为腹中痛。而实非阴之盛也。阴病不能与阳和。则阳以其热独行。为手足烦热。为咽干口燥。而实非阳之炽也。昧者以寒攻热。以热攻寒。寒热内贼。其病益甚。惟以甘酸辛药。和合成剂。调之令和。则阳就于阴。而寒以温。阴就于阳。而热以和。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。岂徒云寒可治热。热可治寒而已哉。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。而必以建中者何也。曰。中者。脾胃也。营卫生成于水谷。而水谷转输于脾胃。故中气立。则营卫流行。而不失其和。又中者四运之轴。而阴阳之机也。故中气立。则阴阳相循。如环无端。而不极于偏。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。酸得甘助而生阴。阴阳相生。中气自立。是故求阴阳之和者。必于中气。求中气之立者。必以建中也。

  案里急。诸家无明解。巢源虚劳里急候云。劳伤内损。故腹里拘急也。二十九难云。冲脉之为病。逆气里急。丁注。逆气。腹逆也。里急。腹痛也。此云腹中痛。则巢源为是。

  小建中汤方

  桂枝(三两去皮)甘草(三两炙)大枣(十二枚)芍药(六两)生姜(三两)胶饴(一升)上六味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纳胶饴。更上微火消解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呕家。不可用建中汤。以甜故也。

  〔原注〕千金。疗男女因积冷气滞。或大病后。不复常。苦四肢沉重。骨肉疼。吸吸少气。行动喘乏。胸满气急。腰背强痛。心中虚悸。咽干唇燥。面体少色。或饮食无味。

  胁肋腹胀。头重不举。多卧少起。甚者积年。轻者百日。渐致瘦弱。五脏气竭。则难可复常。六脉俱不足。虚寒乏气。小腹拘急。羸瘠百病。名曰黄建中汤。又有人参二两。○案此千金肾脏文。本于肘后。积冷气滞。作积劳虚损。胸满气急。作小腹拘急。胁肋腹胀。

  头重不举。作阴阳废弱。悲忧惨戚。六脉俱不足以下。则肺脏门。小建中汤主疗。六脉俱不足。作肺与大肠俱不足。方后注云。肘后。用黄人参各二两。名黄建中汤。此所引颇舛。

  〔程〕内经曰。脾为中央土。以灌四旁。故能生万物。而法天地。失其职。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。五脏失所养。亦从而病也。建中者。必以甘。甘草大枣胶饴之甘。所以健中。而缓诸急。通行卫气者。必以辛。

  姜桂之辛。用以走表。而通卫。收敛荣血者。必以酸。芍药之酸。用以走里。而收营。

  营卫流行。则五脏不失权衡。而中气斯建矣。

  外台。集验黄汤。即黄建中汤。方后云。呕者。倍生姜。又古今录验黄汤。亦即黄建中汤。

  方后云。呕即除饴糖。总病论云。旧有微溏。或呕者不用饴糖也。

  虚劳里急。诸不足。黄建中汤主之。

  〔尤〕里急者。里虚脉急。腹当引痛也。诸不足者。阴阳诸脉。并俱不足。而眩悸喘喝。失精亡血等证。

  相因而至也。急者缓之必以甘。不足者补之必以温。而充虚塞空。则黄尤有专长也。

  黄建中汤方

  于小建中汤内。加黄一两半。余根据上法。

  气短胸满者。加生姜。腹满者。去枣。加茯苓一两半。及疗肺虚损不足。补气加半夏三两。(千金。及外台。引集验。用黄三两。气短胸满四字。作呕者二字。茯苓作四两。及疗以下十四字无。方后云。此本仲景方。)〔程〕生姜泄逆气。故短气胸满者。加生姜。甘令中满。

  故去大枣。淡能渗泄。故加茯苓。茯苓能止咳逆。故疗肺虚不足。补加半夏。未详。

  案小建中汤。黄建中汤。考千金诸书。主疗及分两异同。药剂增减颇多。兹见其一二。以示运用之法。

  千金建中汤。治五劳七伤。小腹急痛。膀胱虚满。手足逆冷。食饮苦。吐酸。痰呕泄下。少气目眩。耳聋口焦。小便自利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干姜当归人参半夏橘皮附子。

  又大建中汤。治五劳七伤小腹急。脐下彭亨。两胁胀满。腰脊相引。鼻口干燥。目暗ktkt。愦愦不乐。胸中气急。逆不下食饮。茎中策策痛。小便黄赤。尿有余沥。梦与鬼神交通去精。惊恐虚乏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。加远志当归泽泻人参龙骨。(千金翼。无当归。)又前胡建中汤。治大劳虚劣。寒热呕逆。下焦虚热。小便赤痛。客热上熏头目。及骨肉疼痛口干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。加前胡当归茯苓人参半夏。

  又芍药汤。治产后苦腹少痛方。

  即小建中汤。

  又云。凡身重不得食。食无味。心下虚满。时时欲下。喜卧者。皆针胃脘太仓。服建中汤。及服平胃丸。

  又坚中汤。治虚劳内伤。寒热呕逆吐血方。

  于小建中汤方内。加半夏三两。(千金翼。无甘草桂心。有生地黄。)外台删繁建中汤。疗肺虚损不足。补气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半夏。(案原文所载即是。盖系于后人所附。程云。未详。失考耳。)又古今录验黄汤。主虚劳里急。引少腹绞痛极挛。卵肿缩疼痛。

  即黄建中汤。方后云。呕即除饴。

  又芍药汤。主疗及方。并与本文小建中汤同。

  又黄汤。疗虚劳里急。少腹痛。气引胸胁痛。或心痛短气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干姜当归。

  又建中黄汤。疗虚劳短气。少腹急痛。五脏不足。

  于黄建中汤。去芍药。

  又深师黄建中汤。疗虚劳腹满。食少。小便多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人参半夏。去饴。

  又必效黄建中汤。疗虚劳下焦虚冷。不甚渴。小便数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人参当归。若失精。加龙骨白蔹。

  又深师黄汤。疗大虚不足。少腹里急。劳寒拘引脐。气上冲胸。短气言语谬误。不能食。吸吸气乏闷乱者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半夏人参。去饴。若手足冷。加附子。

  又大建中汤。疗内虚绝里急。少气。手足厥逆。少腹挛急。或腹满弦急。不能食。起即微汗出阴缩。或腹中寒痛。不堪劳苦。唇口舌干。精自出。或手足乍寒乍热。而烦苦酸疼。不能久立。多梦寤。补中益气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人参当归半夏附子。去饴。

  又短剧黄汤。疗虚劳胸中客热。冷癖痞满。宿食不消吐噫。胁间水气。或流饮肠鸣。不生肌肉。

  头痛。上重下轻。目视ktkt。恍惚志损。常燥热。卧不得安。少腹急。小便赤余沥。临事不起。阴下湿。或小便白浊伤多方。

  于黄建中汤内。加人参当归。去饴。有寒。加浓朴。

  苏沈良方云。小建中汤。治腹痛如神。然腹痛按之便痛。

  重按却不甚痛。此止是气痛。重按愈痛而坚者。当自有积也。气痛不可下。下之愈甚。此虚寒证也。此药偏治腹中虚寒。补血尤主腹痛。(三因方治此证加味小建中汤于本方内加远志。)王氏易简方云。

  或吐或泻。状如霍乱。及冒涉湿寒。贼风入腹。拘急切痛。加附子三分。名附子建中汤。疝气发作。当于附子建中汤。煎时加蜜一箸头许。名蜜附子汤。(易简小建中汤。无饴。)张氏医说云。养生必用方。论虚劳不得用凉药。如柴胡鳖甲青蒿麦门冬之类。皆不用服。唯服黄建中汤。有十余岁女子。因发热咳嗽喘急。小便少。后来成肿疾。用利水药得愈。然虚羸之甚。遂用黄建中汤。

  日一服。三十余日遂愈。盖人禀受不同。虚劳小便白浊。阴脏人。服橘皮煎黄建中汤。获愈者甚众。至于阳脏人。不可用暖药。虽建中汤不甚热。然有肉桂。服之稍多。亦反为害。要之用药亦量其所禀。审其冷热。而不可一概以建中汤。治虚劳也。(出医余。)圣济总录。结阴门芍药汤。治非时便血。

  小建中汤。去大枣。

  直指方。黄建中汤。治伤湿鼻塞身痛。

  即本方。不用胶饴。

  又加味建中汤。治诸虚自汗。

  于本方。加炒浮小麦。

  又黄建中汤。加川当归。治血刺身痛。

  危氏得效方。黄建中汤。治汗出污衣。甚如坯染。皆由大喜伤心。喜则气散。血随气行。兼服妙香散。金银器麦子麦门冬煎汤下。病名红汗。

  王氏准绳云。小建中汤。治痢不分赤白久新。但腹中大痛者神效。其脉弦急。或涩浮大。按之空虚。或举按皆无力者是也。

  示儿仙方。建脾散。治脾痞胁痛。

  即小建中汤加缩砂。

  徐氏医法指南。小建中汤。治失血虚者。

  本方。阿胶。代胶饴。

  虚劳腰痛。少腹拘急。小便不利者。八味肾气丸主之。(方见妇人杂病中。)〔程〕腰者肾之外候。肾虚则腰痛。肾与膀胱为表里。不得三焦之阳气以决渎。则小便不利。而少腹拘急。州都之官。亦失其气化之职。此水中真阳已亏。肾间动气已损。与是方以益肾间之气。气强则便溺行。而小腹拘急亦愈矣。

  案抱朴子云。今医家通明肾气之丸。内补五络之散。骨填枸杞之煎。黄建中之汤。将服之者。皆致肥。肾气丸黄建中汤。出于晋以前。可以知矣。

  肘后云。干地黄四两。茯苓。薯蓣。桂。牡丹。山茱萸。各二两。附子。泽泻。一两。捣蜜丸如梧子。

  服七丸。日三加至十丸。此是张仲景八味肾气丸方。疗虚劳不足。大伤饮水。腰痛小腹急。小便不利。又云。长服即去附子。加五味子。治大风冷。(千金。补肾门同。用干地黄。八两。山茱萸。薯蓣。各四两。泽泻。牡丹皮。茯苓。各三两。桂心。附子。各二两。注。仲景云。常服去附子。加五味子。姚公云。加五味子。二两。苁蓉四两。张文仲云。五味子。苁蓉。各四两。)和剂局方。八味丸。治肾气虚乏。下元冷惫。脐腹疼痛。夜多漩溺。脚膝缓弱。肢体倦怠。面色黧黑。

  不思饮食。又治香港脚上冲。少腹不仁。及虚劳不足。渴欲饮水。腰重疼痛。

  少腹拘急。小便不利。或男子消渴。小便反多。妇人转胞。小便不通。(即本方。用茯苓。牡丹皮。泽泻。

  各三两。熟干地黄。八两。山茱萸。山药。各四两。附子。肉桂。各二两。方后云。久服壮元阳。益精髓。

  活血驻颜。强志轻身。)薛氏医案云。八味丸。治命门火衰。不能生土。以致脾胃虚寒。而患流注鹤膝等症。不能消溃收敛。或饮食少思。或食而不化。或脐腹疼痛。夜多漩溺。经云。

 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。即此方也。又治肾水不足。虚火上炎。发热作渴。口舌生疮。或牙龈溃烂。咽喉作痛。形体憔悴。寝汗等证。加五味子四两。

  吴氏方考云。今人入房盛。而阳事愈举者。阴虚火动也。

  阳事先痿者。命门火衰也。是方于六味中。加桂附。以益命门之火。使作强之官得其职矣。

  王氏小青囊云。又治下元冷惫。心火炎上。肾水不能摄养。多唾痰涎。又治肾虚齿痛。又治肾虚淋沥。

  王氏药性纂要云。治一少年哮喘者。其性善怒。病发寒天。每用桂附八味地黄汤。及黑锡丹而平。一次用之未效。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。一剂而愈。

  千金肾气丸。治虚劳肾气不足。腰痛阴寒。少便数。囊冷湿。尿有余沥。精自出。阴痿不起。忽忽悲喜。

  于本方。去牡丹皮。加玄参芍药。(千金翼。有牡丹皮。名十味肾气丸。)千金又方。治肾气不足。羸瘦日剧。吸吸少气。体重耳聋。眼暗百病。

  于本方。去附子山茱萸。加半夏。(千金肾气丸。凡五方。今录其二。)严氏加味肾气丸。治肾虚腰重脚肿。小便不利。

  于本方中。加车前子川牛膝。(薛氏云。治脾肾虚。腰重脚肿。小便不利。或肚腹肿胀。四肢浮肿。或喘急痰盛。已成蛊症。其效如神。)又十补丸。治肾脏虚弱。面色黧黑。足冷足肿。耳鸣耳聋。肢体羸瘦。足膝软弱。小便不利。腰脊疼痛。但是肾虚之证。

  于本方中。加鹿茸五味子。

  医垒元戎。都气丸。补左右二肾。水火兼益。

  于本方中。加五味子。

  钱氏小儿方诀。地黄丸。治肾虚解颅。或行迟语迟等症。

  于本方中。去桂枝附子。(薛氏云。治肾经虚热作渴。小便淋秘。痰气上壅。或肝经血虚燥热。风客淫气。而患瘰结核。或四肢发搐。眼目动。或肺经虚火。

  咳嗽吐血。头目眩晕。或咽喉燥痛。口舌疮裂。或心经血虚有火。自汗盗汗。便血诸血。

  或脾虚湿热。下刑于肾。腰膝不利。或疥癣疮毒等症。并用此为主。而佐以各脏之药。此药为天一生水之剂。若禀赋不足。肢体瘦弱。解颅失音。或畏明下窜。五迟五软。肾疳肝疳。或早近女色。精气亏耗。五脏齐损。凡诸虚不足之症。皆用此以滋化源。其功不能尽述。○案此增味颇多。今省之。)虚劳诸不足。风气百疾。薯蓣丸主之。

  薯蓣丸方

  薯蓣(三十分)当归桂枝曲(千金作神曲。局方三因等并同)干地黄豆黄卷(各十分。千金作大豆黄卷)甘草(二十八分)芎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(各六分)人参(七分)柴胡桔梗茯苓(各五分)阿胶(七分)干姜(三分)白蔹(二分)防风(六分)大枣(百枚为膏)上二十一味。末之。炼蜜和丸如弹子大。空腹酒服一丸。一百丸为剂。

  〔魏〕盖人之元气在肺。元阳在肾。既剥削则难于遽复矣。全赖后天之谷气。资益其生。是荣卫非脾胃。

  不能通宣。而气血非饮食。无由平复也。仲景故为虚劳诸不足。而带风气百疾。立此方。以薯蓣为主。理脾胃。上损下损。至此可以撑持。以人参。白术。茯苓。干姜。豆黄卷。大枣。神曲。甘草助之。除湿益气。

  而中土之令得行矣。以当归。芎。芍药。地黄。麦冬。阿胶。养血滋阴。以柴胡。桂枝。防风。

  升邪散热。以杏仁。桔梗。白蔹。下气开郁。惟恐虚而有热之人。资补之药。上拒不受。故为散其邪热。开其逆郁。而气血平顺。补益得纳。勿以其迂缓而舍之。

  案风气。盖是两疾。唐书张文仲曰。风状百二十四。气状八十。治不以时。则死及之。是也。此方千金。载风眩门。有黄芩。云。治头目眩冒。心中烦郁。惊悸狂癫。外台。引古今录验。大薯蓣丸。疗男子五劳七伤。晨夜气喘急。内冷身重。骨节烦疼。腰背强痛。引腹内。羸瘦不得饮食。妇人绝孕。疝瘕诸病。服此药。令人肥白。补虚益气。凡二十四味云。张仲景方。有大豆黄卷曲柴胡白蔹芎。

  无附子黄芩石膏黄前胡。为二十一味。(外台。更有大黄。五味子。泽泻。干漆。合廿四味。和剂局方。大山蓣丸。与本书同。)虚劳虚烦。不得眠。酸枣汤主之。

  〔尤〕人寤则魂寓于目。寐则魂藏于肝。虚劳之人。肝气不荣。则魂不得藏。魂不藏。故不得眠。酸枣仁。补肝敛气。宜以为君。而魂既不归容。必有浊痰燥火。乘间。而袭其舍者。烦之所由作也。故以知母甘草。清热滋燥。茯苓川芎。行气除痰。皆所以求肝之治。而宅其魂也。

  三因云。外热曰燥。内热曰烦。虚烦之证。内烦身不觉热。头目昏疼。口干咽燥不渴。清清不寐。皆虚烦也。

  叶氏统旨云。虚烦者。心中扰乱。郁郁而不宁也。良由津液去多。五内枯燥。或荣血不足。阳胜阴微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虚烦者。肝虚而火气乘之也。故特取枣仁以安肝胆为主。略加芎。调血以养肝。

  茯苓甘草。培土以荣木。知母。降火以除烦。此平调土木之剂也。

  案虚烦。空烦也。无热而烦之谓。千金。恶阻半夏茯苓汤。主疗空烦吐逆。妇人良方。作虚烦。可证。

  酸枣汤方

  酸枣仁(二升)甘草(一两)知母(二两)茯苓(二两)芎(二两,〔原注〕深师有生姜二两○深师名小酸枣汤。疗虚劳不得眠烦不宁者。出于外台。煮法后云一方加桂二两。)上五味。以水八升。煮酸枣仁。得六升。纳诸药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

  千金翼大酸枣汤主虚劳烦悸。奔气在胸中。不得眠方。

  于本方去知母。加人参生姜桂心。(千金。去芎。用知母。更加石膏。名酸枣汤。主疗同。)又酸枣汤主伤寒及吐下后。心烦乏气不得眠方。

  于本方。加麦门冬干姜。

  五劳虚极。羸瘦腹满。不能饮食。食伤。忧伤。饮伤。

  房室伤。饥伤。劳伤。经络荣卫气伤。内有干血。肌肤甲错。两目黯黑。缓中补虚。大黄虫丸主之。

  〔程〕此条单指内有干血而言。夫人或因七情。或因饮食。或因房劳。皆令正气内伤。血脉凝积。

  致有干血积于中。而羸见于外也。血积则不能以濡肌肤。故肌肤甲错。不能以营于目。则两目黯黑。与大黄虫丸。以下干血。干血去则邪除正旺。是以谓之缓中补虚。非大黄虫丸。能缓中补虚也。

  案金鉴云。缓中补虚四字。当在不能饮食之下。必是传写之讹。然内有干血。故腹满。若虚劳证。而无腹满。则大黄虫丸不中与也。巢源云。五劳。志劳。思劳。忧劳。瘦劳。方言郭注。极。疲也。喻氏法律云。甲错者。皮间枯涩。如鳞甲错出也。楼氏纲目云。索泽。即仲景所谓皮肤甲错。

  山海经。ht羊可以己腊。郭璞注。腊。体皴甲错。谓皮皴如鳞甲也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举世皆以参归地等为补虚。仲景独以大黄虫等补虚。苟非神圣。不能行是法也。夫五劳七伤。多缘劳动不节。气血凝滞。郁积生热。致伤其阴。世俗所称干血劳是也。所以仲景乘其元气未漓。先用大黄虫水蛭虻虫蛴螬等。蠕动啖血之物。佐以干漆生地桃杏仁。行去其血。略兼甘草芍药。以缓中补虚。黄芩以开通热瘀。酒服以行药势。待干血行尽。然后纯行缓中补虚收功。其授陈大夫百劳丸一方。亦以大黄虫水蛭虻虫为主。于中除去干漆蛴螬桃杏仁。而加当归乳香没药。

  以散血结。即用人参。以缓中补虚。兼助药力。以攻干血。栀子以开通热郁。服用劳水者。

  取其行而不滞也。仲景按证用药。不虑其峻。授人方术。已略为降等。犹恐误施。故方下注云。治一切劳瘵积滞。疾不经药坏者宜服。可见慎重之至也。(此系于抄节喻氏法律之文。百劳丸。

  非仲景之方。出于医学纲目。而吴氏方考亦云。百劳丸。齐大夫传张仲景方也。未见所据。)

  大黄虫丸

  大黄(十分蒸)黄芩(一两)甘草(三两)桃仁(一升)杏仁(一升)芍药(四两)干地黄(十两)干漆(一两)虻虫(一升)水蛭(百枚)蛴螬(一升)虫(半升)上十二味。末之。炼蜜和丸小豆大。酒饮服五丸。日三服。

  倪氏本草汇言云。仲景方。治五劳虚极羸瘦。腹满不能饮食。内有干血。肌肤甲错者。用干漆(一两。

  炒烟尽。)虫(十个。去足。焙燥。共为细末。)大黄(一两)酒煮半日。捣膏为丸。如黍米大。每服十丸。白汤送下。案此盖后人以意减味者。李氏纲目虫条所收。大黄虫丸。乃本书妇人产后病篇下瘀血汤也。虽是似误。然二方并单捷。亦不可废焉。

  附方

  千金翼炙甘草汤

  (〔原注〕一云复脉汤○案翼方。标以复脉汤。注仲景名炙甘草汤。)治虚劳不足。汗出而闷。脉结悸。行动如常。不出百日。危急者十一日死。(翼。悸上。有心字。十二。作二十二。)甘草(四两炙)桂枝生姜(各三两)麦门冬(半升)麻仁(半升)人参阿胶(各二两)大枣(三十枚)生地黄(一斤)上九味。以酒七升。水八升。先煮八味。取三升。去滓。

  纳胶消尽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(翼云。越公杨素。患失脉七日服五剂而复。)〔尤〕脉结。是荣气不行。悸则血亏而心无所养。荣滞血亏。而更出汗。岂不立槁乎。故虽行动如常。

  断云不出百日。知其阴亡而阳绝也。人参桂枝甘草生姜。行身之阳。胶麦麻地。行身之阴。盖欲使阳得复行阴中。而脉自复也。后人只喜用胶地等。而畏姜桂。岂知阴凝燥气。非阳不能化耶。

  案本草。甘草。别录云。通经脉。利血气。大明云。通九窍。利百脉。寇宗云。生则微凉。炙则温。

  盖四逆汤之治逆冷。复脉汤之复失脉。功在乎甘草。伤寒类要。伤寒心悸脉结代者。甘草二两。水三升。煮一半。服七合。日一服。此单甘草汤。其义可知耳。

  肘后獭肝散

  治冷劳。又主鬼疰一门相染。

  獭肝一具。炙干末之。水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(炙。肘后。作阴。)案本草。獭肝。甘温有毒。别录。治鬼疰。而肘后。无治冷劳之文。云。尸疰鬼疰者。即是五尸之中。

  尸疰。又挟诸鬼邪为害也。其病变动。乃有三十六种。至九十九种。大略令人寒热沉沉嘿嘿。不的知其所苦。

  而无处不恶。累年积月。渐沉顿滞。以至于死。后复注易傍人。乃至灭门。觉如此候者。宜急疗之。千金。外台。引崔氏。并同。

  巢源鬼注候云。注之言住也。言其连滞停住也。人有先无他病。忽被鬼排击。当时或心腹刺痛。或闷绝倒地。如中恶之类。其得瘥之后。余气不歇。停住积久。有时发动。连滞停住。乃至于死。死后注易傍人。故谓之鬼注。刘熙释名云。注。注也。相灌注也。疰。即注之从者。

  [卷二]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

  (脉经合下饮病咳嗽为一篇)

  [卷二\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] 论三首、脉证四条、方十五首

  问曰。热在上焦者。因咳为肺痿。肺痿之病。从何得之。师曰。或从汗出。或从呕吐。或从消渴小便利数。或从便难。又被快药下利。重亡津液。故得之。曰。寸口脉数。其人咳。

  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。师曰。为肺痿之病。若口中辟辟燥。咳即胸中隐隐痛。脉反滑数。此为肺痈。咳唾脓血。脉数虚者为肺痿。数实者为肺痈。(脉经曰上。有问字。分为二条。快药。作药。

  咳唾脓血。脉经。千金。分为另条。程本金鉴。接上肺痈为是。)〔尤〕此设为问答。以辨肺痿肺痈之异。热在上焦二句。见五脏风寒积聚篇。盖师有是语而因之以为问也。汗出。呕吐。消渴。二便下多。皆足以亡津液。而生燥热。肺虚且热。则为痿矣。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。

  肺中津液。为热所迫。而上行也。或云。肺既痿而不用。则饮食游溢之精气。不能分布诸经。而但上溢口。亦通。(案此徐注。)口中辟辟燥者。魏氏以为肺痈之痰涎脓血。俱蕴蓄结聚于肺脏之内。故口中反干燥。而但辟辟作空响燥咳而已。然按下肺痈条亦云。其人咳。咽燥不渴。多唾浊沫。则肺痿肺痈二证多同。惟胸中痛。脉滑数唾脓血。则肺痈所独也。比而论之。痿者萎也。(案巢源。作肺萎。)如草木之萎。而不荣。为津烁而肺焦也。痈者。壅也。如土之壅而不通。为热聚而肺也。(案急就篇颜注。痈之言壅也。气壅痞结。重肿而溃也。是。)故其脉有虚实不同。而其数则一也。

  〔徐〕实者。即上滑字。义自见。

  案肺痿非此别一病。即是后世所谓劳嗽耳。外台苏游传尸论云。其初得半卧半起。号为。气急咳者。

  名曰肺痿。许仁则论云肺气嗽者。不限老少。宿多上热。后因饮食将息伤热。则常嗽不断。积年累岁。肺气衰。便成气嗽。此嗽不早疗。遂成肺痿。若此将成。多不救矣。又云。肺气嗽。经久将成肺痿。其状不限四时冷热。昼夜嗽常不断。唾白如雪。细沫稠粘。喘息气上。乍寒乍热。发作有时。唇口喉舌干焦。

  亦有时唾血者。渐觉瘦悴。小便赤。颜色青白毛耸。此亦成蒸。又云。肺气嗽。经久有成肺痈者。其状与前肺痿不多异。但唾悉成脓出。陈氏妇人良方。劫劳散证治云。劳嗽寒热盗汗。唾中有红线。名曰肺痿。注家俱为别病。而诠释之者何。快。与同。梁书姚僧垣曰。大黄快药是也。魏云。辟辟唾声。恐非。盖辟辟。干燥貌。张氏医通云。言咳者。口中不干燥也。若咳而口中辟辟燥。则是肺已结痈。

  火热之毒。出见于口。此说近是。

  程氏医径句测云。气虚不能化血。故血干不流。只随火势沸上。火亢乘金。不生气血。而生痰。可知无血无液。而枯金被火。肺叶安得不焦。故欲退彼之火。须是补我之金。金得补而生液。则水从液滋。火从液化也。盖肺处脏之最高。叶间布有细窍。此窍名泉眼。凡五脏之蒸溽。从肺吸入之。

  只是气从泉眼呼出之。便成液。息息不穷。以灌溉周身者。皆从此出。此即人身之星宿海也。一受火炎。呼处成吸。有血即从此眼渗入。碍去窍道。便令人咳。咳则见血。愈咳愈渗。愈渗愈嗽。久则泉眼俱闭。吸时徒引火升喉间。或痒或呛。呼时并无液出。六叶遂枯遂焦。此肺痿之由也。

  问曰。病咳逆。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。当有脓血。吐之则死。其脉何类。师曰。寸口脉微而数。微则为风。数则为热。微则汗出。数则恶寒。风则中于卫。呼气不入。热过于荣。吸而不出。风伤皮毛。热伤血脉。风舍于肺。

  其人则咳。口干喘满。咽燥不渴。多唾浊沫。时时振寒。热之所过。血为之凝滞。蓄结痈脓。吐如米粥。始萌可救。脓成则死。(多唾浊沫之多字。赵本。作时。脉经。无血为之凝滞之之字。)〔尤〕此原肺痈之由。为风热蓄结不解也。凡言风脉多浮或缓。此云微者。风入营而增热。故脉不浮而反微。且与数俱见也。微则汗出者。气伤于热也。数则恶寒者。阴反在外也。呼气不入者。气得风而浮。利出而艰入也。吸而不出者。血得热而壅。气亦为之不伸也。肺热而壅。故口干而喘满。热在血中。故咽燥而不渴。且肺被热迫。而反从热化。为多唾浊沫。热盛于里。而外反无气。为时时振寒。由是热蓄不解。血凝不通。而痈脓成矣。吐如米粥。未必便是死证。至浸淫不已。肺叶腐败。则不可治矣。故曰始萌可救。脓成则死。

  案金鉴云。肺痈之上。当有肺痿二字。不然。本文论肺痿之义。则无着落。必是脱简。盖多唾浊沫。肺痿肺痈俱有之。而金鉴以为独肺痿有之。而肺痈所无。因为脱文。误甚。又云。脉微之三微字。当是三浮字。

  微字文气不属。必是传写之讹。虽未知原文果然否。此可以备一说也。

  危氏得效方云。始萌易治。脓成难治。诊其脉数而实已成。微而涩渐愈。面色白。呕脓而止者自愈。

  有脓而呕食。面色赤。吐脓如糯米粥者不治。男子以气为主。得之十救二三。妇女以血为主。得之十全七八。历试屡验。

  李氏入门云。肺痈脉数而虚。口燥咽干。胸胁隐痛。二便赤涩。咳唾脓血腥臭。置之水中则沉。

  潘氏续焰云。试肺痈法。凡人觉胸中隐隐痛。咳嗽有臭痰。吐在水内。沉者是痈脓。浮者是痰。案今验果如其言。

  又以双箸断之。其断为两段者是脓。其粘着不断者是痰。亦一试法也。

  兰台轨范云。肺痈之疾。脓成亦有愈者。全在用药变化。汉时治法。或未全耳。

  上气面浮肿肩息。其脉浮大不治。又加利尤甚。

  〔魏〕面浮肿。阳衰于中。而气散于上也。肩息者。至人之息。息以踵。今息以肩。气元已铲其根。而浮游之气。呼吸于胸膈之上也。诊之脉浮大。必浮大而沉微。且欲绝也。

  俱为上盛下绝。加以下利。阴又下泄。阳必上越。其死尤速也。此上气之阳虚。气脱之重者。

  案上气。诸家不释。考周礼天官疾医职云。嗽上气。郑玄注。上气。逆喘也。此一节。即是肺胀不治之证。

  上气喘而躁者。属肺胀。欲作风水。发汗则愈。

  〔沈〕此见肺痈当有肺胀之辨也。邪伤于卫后入于营。而为肺痈。此风伤于卫。内挟痰涎。壅逆肺气。

  上逆奔迫。故喘而躁。是为肺胀。然有肺气壅逆。不得通调水道。水即泛滥皮肤。故曰欲作风水。治宜发汗驱风。从表而出。水即下渗。即下条小青龙之证也。

  案肺胀一证。诸家未有云后世某证者。考下文云。肺胀咳而上气。又云。咳而上气。此为肺胀。由此观之。即后世所谓呷嗽哮嗽之属。巢源云。痰气相击。随嗽动息。呼呷有声。谓之呷嗽。本事续方云。哮嗽如拽锯。是也。

  肺痿吐涎沫。而不咳者。其人不渴。必遗尿。小便数。所以然者。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。此为肺中冷。

  必眩。多涎唾。甘草干姜汤以温之。若服汤已渴者。属消渴。(若以下九字。

  脉经无。千金作若渴者属消渴法六字。为细注。)〔魏〕肺痿为虚热之证矣。然又有肺痿而属之虚寒者。则不可不辨也。乃吐涎沫而不咳。其人既不渴。又遗尿。小便数者。以上虚不能制水故也。肺气既虚。而无收摄之力。但趋脱泄之势。膀胱之阳气下脱。而肺金益清冷。干燥以成痿也。肺叶如草木之花叶。有热之痿。如日炙之则枯。有冷之痿。如霜杀之则干矣。此肺冷之所以成痿也。

  〔尤〕头眩多涎唾者。经云。上虚则眩。又云上焦有寒。其口多涎也。甘草干姜。甘辛合用。为温肺复气之剂。服后病不去。而加渴者。

  则属消渴。盖小便数而渴者。为消。不渴者。非下虚。即肺冷也。

  甘草干姜汤方

  甘草(四两炙)干姜(二两炮)上咀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五合。去滓。分温再服。

  (千金注云。集验肘后。有大枣十二枚。)案此即用伤寒得之便厥者。以复其阳之甘草干姜汤。取理中之半。而回其阳者。此证虽云肺中冷。其源未曾不由胃阳虚乏。故主以此方。盖与大病瘥后喜唾者。主以理中汤意略同。

  咳而上气。喉中水鸡声。射干麻黄汤主之。(外台。引短剧。水上有如字。云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。)〔鉴〕咳逆上气。谓咳则气上冲逆也。水鸡声者。谓水与气相触之声。在喉中连连不绝也。

  〔徐〕凡咳之上气者。皆为有邪也。其喉中水鸡声。乃痰为火所吸不能下。然火乃风所生。水从风战。而作声耳。故以麻黄细辛。驱其外邪为主。以射干开结热气。行水湿毒。尤善清肺气者为臣。而余皆降逆消痰。宣散药。唯五味一品。以收其既耗之气。令正气自敛。邪气自去。恐肺气久虚。不堪劫散也。

  巢源云。肺病令人上气。兼胸膈痰满。气行壅滞。喘息不调。致咽喉有声。如水鸡之鸣也。案水鸡二种。本草苏颂云。蛙。即今水鸡是也。又司马相如传颜注。庸渠。一名水鸡。即本草所谓也。此云水鸡。盖指蛙而言。取其鸣声连连不绝耳。

  射干麻黄汤方

  射干(十三枚一法三两)麻黄(四两)生姜(四两)细辛紫菀款冬花(各三两)五味子(半升)大枣(七枚)半夏(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)上九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先煮麻黄两沸。去上沫。纳诸药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(千金。用射干三两。半夏半升。外台。水上。有东流二字。)案此治肺胀之方。凡本篇诸条。肺痿肺痈之外。悉属肺胀。读者宜自知耳。

  千金麻黄汤

  治上气脉浮。咳逆喉中水鸡声。喘急不通。呼吸欲死。(外台。引深师。同。)于本方内。去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半夏。

  圣惠射干散

  治小儿咳嗽。心胸痰壅。攻咽喉作呀呷声。

  于本方。去大枣细辛款冬五味。加桂心。临用入蜜。

  咳逆上气。时时唾浊。但坐不得眠。皂荚丸主之。(唾。赵本。作吐。)〔徐〕此比水鸡声。乃咳而上气中之逆甚者也。

  〔尤〕浊。浊痰也。时时吐浊者。肺中之痰。随上气而时出也。然痰虽出。而满不减。则其本有固而不拔之势。不迅而扫之不去也。皂荚味辛入肺。除痰之力最猛。

  饮以枣膏。安其正也。

  〔魏〕皂荚驱风理痹。正为其有除瘀涤垢之能也。如今用皂荚澡浴。

  以除垢腻。即此理也。

  〔沈〕皂荚能开诸窍。而驱风痰最疾。服三丸者。是取峻药缓散之意也。

  皂荚丸方

  皂荚(八两刮去皮用酥炙○外台引深师作长大皂荚一挺去皮子炙不用酥炙)上一味。末之。蜜丸梧子大。以枣膏和汤。服三丸。日三夜─服。(外台。三丸。作一丸云。千金。经心录。延年同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。

  一名枣膏丸。○案酥。本草。除胸中客热。)兰台轨范云。稠痰粘肺。不能清涤。非此不可。

  外台。必效。疗病喘息气急。喉中如水鸡声者。无问年月远近方。

  肥皂荚(两挺)好酥(一两)上二味。于火上炙。去火高一尺许。以酥细细涂之。数翻覆令得所。酥尽止。以刀轻刮去黑皮。然后破之。去子皮筋脉。捣筛蜜和为丸。每日食后服一丸。如熟豆。日一服讫。

  取一行微利。如不利。时细细量。加以微利为度。日止一服。

  咳而脉浮者。浓朴麻黄汤主之。脉沉者。泽漆汤主之。

  (脉沉上。尤补咳而二字。原本脉沉以下。别列于浓朴麻黄汤方后。今根据徐程诸家注本移于此。)〔尤〕此不详见证。而但以脉之浮沉为辨。而异其治。按浓朴麻黄汤。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同。则散邪蠲饮之力居多。而浓朴辛温。亦能助表。小麦甘平。则同五味敛安正气者也。

  泽漆汤。以泽漆为主。而以白前黄芩半夏佐之。则下趋之力较猛。虽生姜桂枝之辛。亦只为下气降逆之用而已。不能发表也。仲景之意。盖以咳皆肺邪。而脉浮者气多居表。故驱之使从外出为易。脉沉者气多居里。故驱之使从下出为易。亦因势利导之法也。

  〔鉴〕李曰。咳者水寒射肺也。脉浮者停水。而又挟风以鼓之也。

  麻黄。去风散肺逆。与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石膏同用。即前小青龙加石膏。为解表行水之剂也。然土能制水。而地道壅塞。则水亦不行。故用浓朴。疏敦阜之土。使脾气健运。而水自下泄矣。杏仁。下气去逆。小麦。入心经。能通火气。以火能生脾。助脾而去成决水之功也。又云。脉沉为水。泽漆为君者。因其功专于消痰行水也。水性阴寒。桂枝。行阳气以导之。

  然所以停水者。以脾土衰不能制水。肺气逆不能通调水道。故用人参紫参白前甘草。补脾顺肺。同为制水利水之方也。黄芩。苦以泄之。半夏生姜。辛以散之也。

  浓朴麻黄汤方

  浓朴(五两)麻黄(四两)杏仁(半升)石膏(如鸡子大○千金作三两)半夏(半升)干姜(二两)细辛(二两)小麦(一升)五味子(半升)上九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先煮小麦熟。去滓。纳诸药。煮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  千金浓朴麻黄汤

  治咳而大逆上气。胸满喉中不利。如水鸡声。其脉浮者。方与本篇同。案本篇唯云咳而脉浮。恐是脱遗。千金所载。却是旧文。

  外台。深师。投汤。疗久逆上气。胸满。喉中如水鸡鸣。

  于本方。去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。方后云。咳嗽甚者。加五味子半夏。洗。

  各半升。干姜三累。经用甚良。(千金。名麻黄石膏汤。主疗加味并同。)

  泽漆汤方

  半夏(半升)生姜(五两)白前(五两)紫参(五两一作紫菀○案千金作紫菀)甘草黄芩人参桂枝(各三两)泽漆(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)上九味。咀。纳泽漆汁中。煮取五升。温服五合。至夜尽。

  案千金泽漆汤。治上气其脉沉者。本篇亦似脱上气二字。

  且考本草。紫参不载治嗽之能。其作紫菀者。似是。白前。

  本草别录云。甘微温无毒。治胸胁逆气。咳嗽上气呼吸欲绝。

  大逆上气。咽喉不利。止逆下气者。麦门冬汤主之。(徐以下诸注大逆。改作火逆。唯程仍原文。案大作火。原见于楼氏纲目。)〔程〕大逆上气。则为喘为咳。咽喉为之不利。麦门冬半夏。以下气。粳米大枣。以补脾。甘草人参。

  以补肺。脾肺相生。则气得归原。而大逆上气自止。

  〔沈〕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也。

  巢源。上气鸣息候云。肺主于气。邪乘于肺。则肺胀。胀则肺管不利。不利则气道涩。故气上喘逆。鸣息不通。

  麦门冬汤方

  麦门冬(七升○千金外台三升)半夏(一升)人参(二两)甘草(二两)粳米(三合)大枣(十二枚。外台半夏下有洗字甘草下有炙字)上六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煮取六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夜一服。

  案外台。引千金。方同。云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。

  玉函经。伤寒瘥后病篇云。病后劳复发热者。麦门冬汤主之。方同。

  肘后方。麦门冬汤。治肺痿咳唾。涎沫不止。喉燥而渴。方同。

  圣济总录。麦门冬汤。治肺胃气壅。风客传咽喉妨闷。方同。

  喻氏法律云。此胃中津液干枯。虚火上炎之证。治本之良法也。于麦门人参甘草粳米大枣。大补中气。大生津液队中。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。其利咽下气。非半夏之功。实善用半夏之功。擅古今未有之奇矣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此胃中津液干枯。虚火上炎之证。凡肺病有胃气则生。无胃气则死。胃气者。肺气之母气也。故于竹叶石膏汤中。偏除方名二味。而用麦冬数倍为君。兼参草粳米。以滋肺母。使水谷之清微。皆得上注于肺。自然沃泽无虞。当知火逆上气。皆是胃中痰气不清。上溢肺隧。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。是以倍用半夏。更加大枣。通津涤饮为先。奥义全在乎此。若浊饮不除。

  津液不致。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哉。俗以半夏性燥不用。殊失仲景立方之旨。

  外台。麦门冬汤。治伤寒下后。除热止渴。

  于本方。去半夏大枣粳米。加石膏五味子。

  活人。麦门冬汤。治劳气欲绝。

  于本方。无半夏人参。加竹叶。

  肺痈。喘不得卧。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。

  〔尤〕肺痈。喘不得卧。肺气被迫。亦已甚矣。故须峻药顿服。以逐其邪。葶苈苦寒。入肺泄气闭。加大枣甘温。以和药力。亦犹皂荚丸之饮以枣膏也。

  〔鉴〕赵良曰。此治肺痈吃紧之方也。肺中生痈。不泻何待。恐日久痈脓已成。泻之无益。日久肺气已索。泻之转伤。乘其血结。而脓未成。当急以泻之之法夺之。况喘不得卧。不亦甚乎。

 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

  (千金。作泻肺汤。)葶苈(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○案本纲附方捣下有末密二字义始通)大枣(十二枚)上先以水三升。煮枣取二升。去枣。纳葶苈。煮取一升。顿服。

  千金云。葶苈三两为末。大枣二十枚。上二味。先以水三升。煮枣取二升。去枣。纳药一枣大。煎取七合顿服令尽。三日服一剂。可至三四剂。外台。引千金云。葶苈三两。熬令色紫。上一味。捣令可丸。以水三升。煮擘大枣二十枚。得汁二升。纳药如弹丸一枚。煎取一升顿服。古今录验。删繁。仲景伤寒论。范汪同。

  楼氏纲目云。孙兆视雷道矩病吐痰。顷间已及一升。喘咳不已。面色郁黯。精神不快。兆与服仲景葶苈大枣汤。一服讫。已觉胸中快利。略无痰唾矣。

  咳而胸满。振寒脉数。咽干不渴。时出浊唾腥臭。久久吐脓。如米粥者。为肺痈。桔梗汤主之。(千金。作粳米粥。外台。引集验同。)〔鉴〕咳而胸满。振寒脉数。咽干不渴。时出浊唾腥臭。久久吐脓。如米粥者。此为肺痈证也。肺痈尚未成脓。实邪也。故以葶苈之剂泻之。今已溃后。虚邪也。故以桔梗之苦。甘草之甘。解肺毒排痈脓也。

  此治已成肺痈。轻而不死者之法也。

  〔魏〕或其痈虽成。而脓未大成。肺叶完全。尚未腐败。亦可回生也。

  桔梗汤方

  (〔原注〕亦治血痹。○案千金。外台。并无此四字。程尤金鉴。亦删之。为是。)桔梗(一两○千金作三两注云集验用二两古今录验用一两外台引集验用二两)甘草(二两○外台引集验有炙字)上二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分温再服。则吐脓血也。(则。千金。作必。千金翼。作不字。外台。作朝暮吐脓血则瘥云。张文仲。千金备急古今录验。范汪同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千金云。一方有款冬花一两半。○和剂。名如圣汤。元戎。名甘桔二生汤。详见伤寒辑义。)医垒元戎。如圣丸。治风热毒瓦斯上攻。咽喉痛痹。肿塞妨闷。及肺痈喘嗽唾脓血。胸满振寒。咽干不渴。时出浊沫气臭腥。久久咯脓。状如米粥。

  龙脑(另研)牛黄(另研)桔梗甘草(生用各一钱)上为细末。炼蜜丸。每两作二十丸。每用一丸噙化。

  咳而上气。此为肺胀。其人喘。目如脱状。脉浮大者。

  越婢加半夏汤主之。(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作肺胀者。病患喘。目如脱状。脉浮大也。肺胀而咳者。此方主之。)〔尤〕外邪内饮。填塞肺中。为胀为喘为咳。而上气。越婢汤散邪之力多。而蠲饮之力少。故以半夏。辅其未逮。不用小青龙者。以脉浮且大。病属阳热。故利辛寒。不利辛热也。目如脱状者。目睛胀突。如欲脱落之状。壅气使然也。

  巢源云。肺虚感微寒而成咳。咳而气还聚于肺。肺则胀。是为咳逆也。邪气与正气相搏。正气不得宣通。

  但逆上喉咽之间。邪状则气静。邪动则气奔上。烦闷欲绝。故谓之咳逆上气也。

  越婢加半夏汤

  麻黄(六两○外台有去节二字)石膏(半斤)生姜(三两)大枣(十五枚)甘草(二两○外台有炙字)半夏(半升○外台有枚字)上六味。以水六升。先煮麻黄。去上沫。纳诸药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

  肺胀咳而上气。烦躁而喘。脉浮者。心下有水。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。(〔原注〕千金。证治同。外更加胁下痛。引缺盆。○案今千金。缺盆下。更有若有实者必躁。其人常倚伏十一字。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与本文同。)〔尤〕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。而兼烦躁。则挟有热邪。麻桂药中。必用石膏。如大青龙之例也。又此条见证。与上条颇同。而心下寒饮。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。故不用越婢加半夏。而用小青龙加石膏。温寒并进。水热俱捐。于法尤为密矣。

  小青龙加石膏汤

 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(各三两)五味子半夏(各半升)石膏(二两)上九味。以水一斗。先煮麻黄。去上沫。内诸药。煮取三升。强人服一升。羸者减之。日三服。小儿服四合。(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。强人一升。瘦人及老小。以意减之。日三夜一。千金。与本文同。)

  千金麻黄汤

  治肺胀咳嗽上气。咽燥脉浮。心下有水气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甘草干姜。用生姜。

  外台。古今录验。沃雪汤。疗上气不得息卧。喉中如水鸡声。气欲绝方。

  于小青龙方内。去芍药甘草。投则卧。一名投麻黄汤。

  附方

  外台。炙甘草汤。治肺痿涎唾多。心中温温液液者。

  (〔原注〕方见虚劳中○案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列于甘草干姜汤之后。云。并出第八卷中。)〔沈〕温温液液。即泛泛恶心之意也。

  〔徐〕肺痿证。概属津枯热燥。此方乃桂枝汤。去芍药。加参地阿胶麻仁麦冬也。不急于去热。而以生津润燥为主。盖虚回而津生。津生而热自化也。至桂枝乃热剂。而不嫌峻者。桂枝得甘草。正所以行其热也。

  千金甘草汤

  (案此本出于肘后而千金主疗。与外台炙甘草汤同。但唾多下。

  有出血二字。千金翼。名温液汤。)甘草(案肘后千金用二两外台同千金翼用三两)上一味。以水三升。煮减半。分温三服。

  〔徐〕肺痿之热。由于虚。则不可直攻。故以生甘草之甘寒。频频呷之。热自渐化也。余外家曾病此。

  初时涎沫成碗。服过半月。痰少而愈。但最难吃。三四日内。猝无捷效耳。

  外台。引集验。疗肺痿时时寒热。两颊赤气方。童子小便。每日晚取之。去初末少许。小便可有五合。

  取上好甘草。量病患中指节。男左女右。长短截之。炙令熟。破作四片。纳小便中。置于闲净处。露一宿。

  器上横一小刀。明日平旦。去甘草。顿服之。每日一剂。其童子勿令吃五辛。

  千金生姜甘草汤

  治肺痿咳唾。涎沫不止。咽燥而渴。(外台。一云。不渴。)生姜(五两)人参(三两)甘草(四两)大枣(十五枚)上四味。以水七升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(外台。引集验云。仲景伤寒论。备急。范汪。千金。经心录同。)〔沈〕即炙甘草汤之变方也。甘草人参大枣。扶脾胃而生津液。以生姜辛润宣行滞气。俾胃中津液。

  溉灌于肺。则泽槁回枯。不致肺热叶焦。为治肺痿之良法也。

  〔徐〕亦非一二剂。可以期效。

 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

  治肺痿吐涎沫。

  桂枝生姜(各三两)甘草(二两)大枣(十枚○千金十五枚)皂荚(乙枚去皮子炙焦○千金作二两外台引千金作一挺去皮子炙)上五味。以水七升。微微火煮。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(千金。无微微火三字。)〔沈〕用桂枝汤。嫌芍药酸收。故去之。加皂荚。利涎通窍。不令涎沫壅遏肺气。而致喘痿。桂枝和调营卫。俾营卫宣行。则肺气振。而涎沫止矣。

  〔徐〕此治肺痿中之有壅闭者。

  故加皂荚。以行桂甘姜枣之势。此方必略兼上气不得眠者宜之。

  外台桔梗白散

  治咳而胸满。振寒脉数。咽干不渴。时出浊唾腥臭。久久吐脓。如米粥者为肺痈。(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作粳米粥。云。出第十八卷中。)桔梗贝母(各三分)巴豆(一分去皮熬研如脂)上三味。为散。强人饮服半钱匕。羸者减之。病在膈上者。吐脓血。膈下者泻出。若下多不止。饮冷水一杯则定。

  〔徐〕此即前桔梗汤证也。然此以贝母巴豆。易去甘草。则迅利极矣。盖此等证。危在呼吸。以悠忽遗祸。不可胜数。故确见人强或证危。正当以此急救之。不得嫌其峻。坐以待毙也。

  〔沈〕以桔梗开提肺气。贝母清热而化痰涎。巴霜峻猛热剂。急破其脓。驱脓下出。

  〔尤〕似亦以毒攻毒之意。然非病盛气实。非峻药不能为功者。不可侥幸一试也。是在审其形之肥瘠。与病之缓急。而善其用焉。

  千金苇茎汤

  治咳有微热。烦满。胸中甲错。是为肺痈。(千金作胸心甲错。千金。无方名。外台。引古今录验。名苇茎汤。用苇茎一升。

  云。仲景伤寒论云。苇茎切二升。千金。范汪同。)苇茎(二升)薏苡仁(半升)桃仁(五十枚)瓜瓣(半升)上四味。以水一斗。先煮苇茎。得五升。去滓。内诸药。

  煮取二升。服一升。再服当吐如脓。(千金。作服一升。当有所见吐脓血。)〔魏〕肺痈欲成未成之际。图治当早者也。苇小芦大。一物也。苇茎。与芦根同性。清热利水。解渴除烦。佐以薏苡仁。下气宽中。桃仁。润肺滑肠。瓜瓣。亦润燥清热之品。再服当吐如脓。可见为痈虽结。

  而脓未成。所以可治也。较之葶苈大枣汤。皂荚丸。皆得预治之治。仲景所谓始萌可救者。

  〔尤〕此方具下热散结通瘀之力。而重不伤峻。缓不伤懈。可以补桔梗汤。桔梗白散。二方之偏。亦良法也。

  案楼氏纲目云。苇茎。即汀洲间芦荻之粗种也。苇。即芦。详见于沈括补笔谈。魏注为是。圣惠方。作青苇。(三因。用苇叶恐非是。)瓜瓣。圣惠方。作甜瓜子。太平御览。引吴普本草。瓜瓣。瓜子也。张氏本经逢原云。甜瓜子。即甜瓜瓣。为肠胃内痈要药。千金。治肺痈。有苇茎汤。肠痈。有大黄牡丹汤。予尝用之。

  然必黄熟味甜者。方不伤胃。是也。而本草马志云。诸方惟用冬瓜子。不见用甘瓜子者。潘氏续焰。

  改用丝瓜瓣。并不可凭也。

  外台。苏游。疗骨蒸肺痿。烦躁不能食。

  芦根饮子方

  芦根(切讫秤)麦门冬地骨白皮(各十两)生姜(十两合皮切)橘皮茯苓(各五两)上六味。切。以水二斗。煮取八升。绞去滓。分温五服。服别相去八九里。昼三服。夜二服。覆取汗。

  忌酢物。未好瘥更作。若兼服。其人或胸中寒。或直恶寒。及虚胀并痛者。加吴茱萸八两。○案此亦用芦根。

  而治肺痿。可见痈痿虽虚实不同。然至热郁津枯。则一也。故附此以备考。

  肺痈。胸满胀。一身面目浮肿。鼻塞清涕出。不闻香臭酸辛。咳逆上气。喘鸣迫塞。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。(〔原注〕方见上。三日一剂。可至三四剂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。小青龙方。见咳嗽门中。○千金。胸下有胁字。无酸辛二字。外台。与本文同。唯胸下有胁字。千金外台。此条接于前泻肺汤条。案方见上三字衍。自三日一剂。至乃进二十字。千金之文。而外台。引千金。

  无此二十字。方后云。仲景伤寒论。范汪同。脉经。亦载此条。明是仲景旧文。今列于附方之后者。必后人编次之误也。程氏。金鉴。揭为原文。删注三十二字。为是。沈魏尤诸家。以为附方。盖不考耳。)〔程〕痈在肺则胸胀满。肺朝百脉。而主皮毛。肺病则一身面目浮肿也。肺开窍于鼻。肺气壅滞。则蓄门不开。但清涕渗出。而浊脓犹塞于鼻肺之间。故不闻香臭酸辛也。以其气逆于上焦。则有喘鸣迫塞之证。

  与葶苈大枣汤以泻肺。

  〔鉴〕是邪外塞皮毛。内壅肺气。比之喘不得卧。殆尤甚焉。亦以葶苈大枣泻肺汤者。因其脓未成故也。

  [卷二\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] 论二首、方三首

  师曰。病有奔豚。有吐脓。有惊怖。有火邪。此四部病。

  皆从惊发得之。师曰。奔豚病。从少腹起。上冲咽喉。发作欲死复还止。皆从惊恐得之。

  〔程〕篇目止有奔豚一证。而吐脓惊怕火邪。皆简脱。必有缺文。经曰。太阳伤寒者。加温针必惊也。若针处被寒。核起而赤者。必作奔豚。发汗后。脐下悸者。欲作奔豚。故奔豚病从惊发而得。

  〔尤〕吐脓有咳与呕之别。其从惊得之。旨未详。惊怖即惊恐。盖病从惊得。

  而惊气即为病气也。火邪。见后惊悸部。及伤寒太阳篇。云。太阳病。以火熏之。不得汗。其人必躁。到经不解。必圊血。名为火邪。然未尝云从惊发也。惊悸篇云。火邪者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。此亦是因火邪而发惊。非因惊而发火邪也。即后奔豚证治三条。亦不必定从惊恐而得。盖是证有杂病伤寒之异。从惊恐得者。杂病也。从发汗及烧针被寒者。伤寒也。其吐脓火邪二病。仲景必别有谓。姑阙之以俟知者。前云惊发。后兼言恐者。肾伤于恐。而奔豚为肾病也。水畜也。肾水脏也。肾气内动。上冲咽喉。如豕之突。故名奔豚。亦有从肝病得者。以肾肝同处下焦。而其气并善上逆也。

  〔鉴〕张从政曰。惊者为自不知故也。恐者为自知也。

  巢源云。夫奔豚气者。肾之积气。起于惊恐忧思所生。若惊恐。则伤神。心藏神也。忧思则伤志。肾藏志也。神志伤动。气积于肾。而气下上游走。如豚之奔。故曰奔豚。其气乘心。若心中踊踊。如车所惊。如入所恐。五脏不定。食饮辄呕。气满胸中。狂痴不定。妄言妄见。此惊恐奔豚之状。若气满支心。心下闷乱。

  不欲闻人声。休作有时。乍瘥乍极。吸吸短气。手足厥逆。内烦结痛。温温欲呕。此忧思奔豚之状。诊其脉。来触祝。触祝者(外台。无两触字。)病贲豚也。

  案灵邪气脏腑病形篇云。沉厥奔豚。足不收不得前后。盖本篇所论即是也。而难经。名肾积为奔豚。然与此自别。故杨玄操注难经云。又有奔豚之气。非此积病也。名同而病异。可以见耳。后世有奔豚疝气之称。(见于和剂指南。直指方等。)即内经所谓冲疝。(出于骨空论。)疝病而为奔豚气者。张氏医说云。以肾气奔冲为奔豚。谓豚能奔逸。而不能远也。此解得之。沈注云。状如江豚。此说本于丹溪心法。决不可从。

  奔豚气。上冲胸腹痛。往来寒热。奔豚汤主之。

  〔徐〕此乃奔豚之气。与在表之外邪相当者也。故状如奔豚。而气上冲胸。虽未至咽喉。亦如惊发之奔豚矣。但兼腹痛。是客邪有在腹也。且往来寒热。是客邪有在半表里也。

  〔沈〕是以芎归姜芍。疏养厥阴少阳气血之正。而驱邪外出。以生葛李根。专解表里风热。而清奔豚逆上之邪。黄芩。能清风化之热。半夏以和脾胃。而化客痰。

  〔尤〕桂苓为奔豚主药。而不用者。病由肾发也。

  奔豚汤方

  (外台。引集验。主疗药味并同。)甘草芎当归(各二两)半夏(四两)黄芩(二两)生葛(五两)芍药(二两)生姜(四两)甘李根白皮(一升)上九味。以水二斗。煮取五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。夜一服。

  案本草别录云。李根皮。大寒无毒。治消渴。止心烦逆奔豚气。知是李根皮。乃本方之主药。

  外台。短剧奔豚汤。疗虚劳五脏气乏损。游气归上。上走时。若群豚相逐憧憧。时气来便自如。坐惊梦精。光竭不泽。阴痿上引少腹急痛。面乍热赤色。喜怒无常。耳聋目视无精光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芎黄芩。加桂心人参。

  又广济。奔豚气在心。吸吸短气。不欲闻人语声。心下烦乱不安。发作有时。四肢烦疼。手足逆冷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芎当归黄芩生葛芍药生姜。加干姜茯苓人参附子桂心。(案本方奔豚汤证。而属虚寒者。宜用此方。)又集验。奔豚茯苓汤。疗短气五脏不足。寒气厥逆。腹胀满。气奔走冲胸膈。发作气欲绝。不识人。气力羸瘦。少腹起腾踊。如豚子走上走下。驰往驰来。寒热。拘引阴器。手足逆冷。或烦热者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黄芩芍药。加茯苓人参。

  又疗奔豚气。从下上者汤方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甘草芎当归。加人参桂心。

  又短剧奔豚汤。疗手足逆冷。胸满气促。从脐左右起郁冒者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当归芍药半夏生姜。加桂心栝蒌人参。

  又牡蛎奔豚汤。疗奔豚气。从少腹起憧胸。手足逆冷。

  牡蛎(三两熬)桂心(八两)李根白皮(一斤切)甘草(三两炙)上四味。切。以水一斗。煮取李根皮。得七升。去滓。内余药。煮取三升。分服五合。日三夜再。

  活人李根汤。治气上冲。正在心端。

  于本方内。去芎生葛。加茯苓桂枝。

  发汗后。烧针令其汗。针处被寒。核起而赤者。必发奔豚。气从少腹上至心。灸其核上各一壮。与桂枝加桂汤主之。(太阳中篇无发汗后三字。心下。有者字。)〔鉴〕烧针。即温针也。烧针取汗。亦汗法也。针处宜当避寒。若不知谨。外被寒袭。火郁脉中。血不流行。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。夫温针取汗。其法亦为迅烈矣。既针而营不奉行作解。必其人素寒阴盛也。

  故虽有温针之火。但发核赤。又被寒侵。故不但不解。反召阴邪。而加针之时。心既惊虚。所以肾水阴邪。

  得上凌心阳。而发奔豚也。奔豚者。肾水阴邪之气。从少腹上冲于心。若豚之奔也。先灸核上各一壮者。外祛其寒邪。继与桂枝加桂汤者。内伐其肾邪也。

  〔魏〕灸后与桂枝加桂汤主之。意取升阳散邪。固卫补中。所以为汗后感寒。阳衰阴乘之奔豚立法也。与前条心动气驰。气结热聚之奔豚。源流大别也。

  桂枝加桂汤方

  桂枝(五两)芍药(三两)甘草(二两炙)生姜(三两)大枣(十二枚)上五味。以水七升。微火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温服一升。

  柯氏方论云。更加桂者。益火之阳。而阴自平也。桂枝更加桂。治阴邪上攻。只在一味中加分两。不于本方外求他味。不即不离之妙如此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已在里。而奔豚未发。此证尚在表。而奔豚已发。故有不同。

  发汗后脐下悸者。欲作奔豚。茯苓甘草大枣汤主之。(太阳中篇后下。有其人二字)〔鉴〕周扬俊曰。汗本心之液。发汗而脐下病悸者。心气虚而肾气动也。

  〔程〕汗后脐下悸者。阳气虚。而肾邪上逆也。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。茯苓。泄水以伐肾邪。桂枝。行阳以散逆气。甘草大枣。甘温助脾土以制肾水。煎用甘澜水者。扬之无力。全无水性。取其不助肾邪也。

  〔鉴〕欲作奔豚者。有似奔豚之状。而将作未作也。

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

  茯苓(半斤)甘草(二两炙)大枣(十二枚)桂枝(四两)上四味。以甘烂水一斗。先煮茯苓。减二升。内诸药。煮取三升。去滓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甘烂水法。

  取水二斗。置大盆内。以杓扬之。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。取用之。(甘烂水法。原文为细注。今据伤寒论大书。烂徐沈金鉴。作澜。盖本于玉函。甘烂之义。详见于伤寒论辑义。)〔徐〕仲景论证。每合数条。以尽其变。言奔豚由于惊。

  又言其从少腹冲至咽喉。又言其兼腹痛。而往来寒热。又言其兼核起。而无他病。又言汗后脐下悸。欲作奔豚。而未成者。其浅深了然。用和解用伐肾。用桂不用桂。酌治微妙。奔豚一证。病因证治。无复剩义。苟不会仲景立方之意。则峻药畏用。平剂寡效。岂古方不宜于今哉。

  肘后。治卒厥逆上气。气支两胁。心下痛满。淹淹欲绝。

  此谓奔豚病。从卒惊怖忧迫得之。气从下上。上冲心胸。脐间筑筑发动。有时不疗。杀人方。

  甘草(二两炙)人参(二两)吴茱萸(一升)生姜(一斤)半夏(一升)桂心(三两)上六味。切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三升。分三服。○千金。名奔气汤。治大气上奔胸膈中。诸病发时。迫满短气不得卧。剧者便欲死。腹中冷湿气。肠鸣相逐成结气。用桂五两。

  甘草三两。(外台。广济。疗奔豚气在胸心迫满支胁方。用半夏四两。吴茱萸一两。)

  圣惠方

  治奔豚气上下冲走。闷乱面青。宜服此方。

  甘李根皮(三两)生姜(二两炒干)吴茱萸(一两)上捣细罗为散。每服一钱。水一中盏。煎至六分。去滓热服。(案以上二方。盖奔豚之要药。品味亦单捷。验之颇效。故附之备考。)又方槟榔(三枚捣罗为末)生姜汁(半合)上以童子小便一大盏微过。入前药二味。搅令匀。分为三服。如人行五六里。进一服。须臾下利为效。(案此外台。广济疗香港脚冲心闷欲死方。今移以治奔豚气。正见运用之妙。故亦附之。)

  [卷二\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] 论一首、证一首、方十首

  师曰。失脉当取太过不及。阳微阴弦。即胸痹而痛。所以然者。责其极虚也。今阳虚知在上焦。所以胸痹心痛者。以其阴弦故也。(过不间。脉经。有与字。)〔鉴〕脉太过则病。不及亦病。故脉当取太过不及。而候病也。阳微。寸口脉微也。阳得阴脉。为阳不及。上焦阳虚也。阴弦。尺中脉弦也。阴得阴脉。为阴太过。下焦阴实也。凡阴实之邪。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。所以病胸痹心痛。胸痹之病。轻者。即今之胸满。重者即今之胸痛也。李曰。内经云。胃脉平者。不可见太过不及。则病见矣。寸脉为阳。以候上焦。正应胸中部分。若阳脉不及。而微则为阳虚。主病上焦。故受病胸痹。尺脉太过。而弦则为阴盛。知在下焦。

  故上逆而为痛也。

  〔尤〕阳主开阴主闭。阳虚而阴干之。即胸痹而痛。痹者闭也。

  案灵本藏篇云。肺大则多饮。善病胸痹喉痹逆气。巢源云。胸痹之候。胸中如满。噎塞不利。习习如痒。喉里涩唾燥。甚者心里强否急痛。肌肉苦痹。绞急如刺。不得俯仰。胸前皮皆痛。手不能犯。胸满短气。咳唾引痛。烦闷白汗出。或彻背膂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。不治数日杀人。三因。作胸痞。

  平人无寒热。短气不足以息者。实也。(平。赵本。作凡。)〔尤〕平人。素无疾之人也。无寒热。无新邪也。而仍短气不足以息。当是里气暴实。或痰或食或饮。

  碍其升降之气而然。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疾而来者。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。二端并否。其为里实无疑。此审因察病之法也。

  〔鉴〕平人。无病之人也。无寒热。无表邪也。平人无故。而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。不可责其虚也。此必邪在胸中。痹而不通。阻碍呼吸。当责其实也。李曰。上节云责其极虚。此又云实。

  何也。经云。邪之所凑。其气必虚。留而不去。其病为实是也。

  明理论云。短气者。呼吸虽数。而不能相续。似喘不摇肩。似呻吟。而无痛者是也。

  胸痹之病。喘息咳唾。胸背痛短气。寸口脉沉而迟。关上小紧数。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。

  〔程〕内经曰。肺痹者。烦满喘而呕。心痹者。脉不通。烦则心下鼓。暴上气而喘。胸中者。心肺之分。

  故作喘息咳唾也。诸阳受气于胸。而转行于背。气痹不行。则胸背为痛。

  而气为短也。寸脉沉迟。关脉小紧。皆寒客上焦之脉。数字误。

  案沈云。迟字下。当有一若字。盖此论当以寸口脉沉而迟。为虚寒之证。关上小紧数。栝蒌薤白白酒汤。

  为寒实之证。另作一节解。否则岂有迟数二脉同见之理哉。此说似有理。然不如程之为误文之义长矣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寸口脉沉迟者。阳气衰微也。关上小紧者。胃以上有阴寒结聚。所以胸中喘息咳唾。胸背痛而短气。栝蒌性润。专以涤垢腻之痰。薤白臭秽。用以通秽浊之气。同气相求也。白酒熟谷之液。色白上通于胸中。使佐药力。上行极而下耳。案张不注及数脉。其意盖与程同。

 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

  栝蒌实(一枚捣)薤白(半斤)白酒(七升)上三味。同煮取二升。分温再服。

  案薤白。本草。辛苦温。别录云。温中散结气。杜甫薤诗云。衰年关膈冷。味暖并无忧。可见其以辛温。

  而散胸膈中之结气也。白酒。注家无解。似指为酒之白者。然灵经筋篇。以白酒和桂云云。且饮美酒。由此观之。白酒非常酒。千金方。用白浆一斗。外台亦引仲景伤寒论载本条云。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。而方中。

  则用白酒。程敬通云。音再。酢浆也。知白酒。即是酢浆。今用米醋极验。

  千金栝蒌汤

  主疗与本文同。

  栝蒌实(一枚)半夏(半升)薤白(一斤)枳实(二两)生姜(四两)上五味咀。以白浆一斗。煮取四升。服一升。日二。仲景肘后。不用生姜枳实半夏。(外台。引千金同。)胸痹不得卧。心痛彻背者。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。(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半夏下。有白浆三字。)〔尤〕胸痹不得卧。是肺气上而不下也。心痛彻背。是心气塞而不和也。其痹为尤甚矣。所以然者。有痰饮以为之援也。故于胸痹药中。加半夏。以逐痰饮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心痛彻背者。胸中痰垢积满。循脉而溢于背。背者胸之府。故于前药。但加半夏。以祛痰积之痹逆也。

 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

  栝蒌实(一枚捣)薤白(三两)半夏(半升)白酒(一斗○外台作白浆云古今录验范汪同)上四味同煮。取四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  圣惠方

  治胸痹不得卧。心痛彻背方。

  栝蒌(一枚)桂心(三分)半夏(一两汤洗七遍去滑)上件药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浆水一中盏。入薤白七茎。生姜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稍热频服。

  胸痹心中痞气。气结在胸。胸满胁下逆抢心。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。人参汤亦主之。(赵本。作心中痞留气结在胸。徐沈同。外台作心中痞坚留气结于胸。逆下。有气字。)〔魏〕胸痹自是阳微阴盛矣。心中痞气。气结在胸。正胸痹之病状也。再连胁下之气。俱逆而抢心。则痰饮水气。俱乘阴寒之邪。动而上逆。胸胃之阳气。全难支拒矣。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。行阳开郁。温中降气。

  犹必先后煮治。以融和其气味。俾缓缓荡除其结聚之邪也。再或虚寒已甚。无敢恣为开破者。故人参汤亦主之。以温补其阳。使正气旺。而邪气自消。又治胸痹从本治之一法也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二汤。一以治胸中实痰外溢。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。一以治胸中虚痰内结。即用人参理中以清理之。一病二治。因人素禀而施。两不移易之法也。

  案千金治中汤。胸痹方。别标为一条。外台亦引仲景伤寒论。疗胸痹理中汤。即并人参汤。方后注云。张仲景曰。胸痹心中痞坚。留气结于胸。胸满。胁下逆气抢心。理中汤亦主之。而引范汪。出枳实薤白桂枝汤方。名枳实汤。方后云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。

 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

  枳实(四枚)浓朴(四两)薤白(半斤)桂枝(一两)栝蒌实(一枚捣)上五味。以水五升。先煮枳实浓朴。取二升。去滓。内诸药。煮数沸。分温三服。(千金。用浓朴三两。薤白一斤。)

  人参汤方

 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(各三两)上四味。以水八升。煮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  〔程〕此即理中汤也。中气强则痞气能散。胸满能消。胁气能下。人参白术所以益脾。甘草干姜所以温胃。脾胃得其和。则上焦之气开发。而胸痹亦愈。

  胸痹。胸中气塞。短气。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。橘枳姜汤亦主之。(千金。外台。无橘枳姜汤亦主之七字。)〔鉴〕胸痹。胸中急痛。胸痹之重者也。胸中气塞。胸痹之轻者也。

  〔程〕膻中为气之海。痹在胸中。

  则气塞短气也。神农经曰。茯苓主胸胁逆气。杏仁主下气。甘草主寒热邪气。为治胸痹之轻剂。

 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

  (千金。名茯苓汤。外台。引千金。方后云。仲景伤寒论同。)茯苓(三两)杏仁(五十枚)甘草(一两)上三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五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不瘥更服。

  外台。古今录验。疗气忽发满胸急方。

  于本方中。去甘草。加橘皮。

 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

  (千金。无方名。外台。作橘皮枳实汤。)橘皮(一斤○外台作半斤)枳实(三两○外台作四枚)生姜(半斤)上三味。以水五斤。煮取二斤。分温再服。(〔原注〕肘后。千金云。治胸痹。胸中如满噎塞。习习如痒。喉中涩燥唾沫○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主疗与肘后千金同。方后云。肘后短剧。文仲。深师。范汪。古今录验。经心录。千金同。)〔程〕气塞气短。非辛温之药。不足以行之。橘皮枳实生姜辛温。同为下气药也。内经曰。病有缓急。方有大小。此胸痹之缓者。故用君一臣二之小方也。

  胸痹缓急者。薏苡仁附子散主之。(外台。引古今录验痹下。有偏字。)〔程〕寒邪客于上焦则痛急。痛急则神归之。神归之则气聚。气聚则寒邪散。寒邪散则痛缓。此胸痹之所以有缓急者。亦心痛去来之义也。薏苡仁以除痹下气。大附子以温中散寒。

  〔鉴〕李曰。缓急者。或缓而痛暂止。或急而痛复作也。薏苡仁入肺利气。附子温中行阳。为散服。则其效更速矣。

  案缓急之缓。或谓绞字之讹。此说似是而却非。外台。

  载胸痹心下坚痞缓急方四首。圣惠亦同。故知程李之解是也。

  薏苡仁附子散方

  薏苡仁(十五两)大附子(十枚炮)上二味。杵为散。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

  案外台。引古今录验。载薏苡仁散二方。初一方。用薏苡仁五百枚。甘草三两。后一方。与本方同。唯用薏苡仁一千五百枚。云此方出僧深。范汪同。仲景方。用薏苡仁十五两。

  圣惠方

  薏苡仁散。治胸痹心下坚痞缓急。

  薏苡仁(二两)附子(二两炮)甘草(一两炙)上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。以水一中盏。入生姜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稍热频服之。

  心中痞。诸逆心悬痛。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。(肘后痛下。有心下牵急懊痛六字。)〔程〕心中痞。即胸痹也。诸逆。如胁下逆抢心之类。邪气独留于上。则心悬痛。枳实以泄痞。桂枝以下逆。生姜以散气。

  〔尤〕诸逆。该痰饮客气而言。心悬痛。谓如悬物动摇而痛。逆气使然也。

  〔鉴〕心悬而空痛。如空中悬物。动摇而痛也。用桂枝生姜枳实汤。通阳气破逆气。痛止痞开矣。

  潘氏续焰云。悬者悬阁之义。不在胃。而悬留于腹胁间也。

 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

  (外台。载仲景伤寒论。心下悬痛。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。方同。)桂枝生姜(各三两)枳实(五枚○徐沈尤枚作两外台有炙字)上三味。以水六升。煮取三升。分温三服。

  千金桂心三物汤

  治心下痞诸逆悬痛。

  桂心(二两)胶饴(半斤)生姜(二两)上药切。以水四升。煮二味。取三升。去滓。内饴。分三服。

  心痛彻背。背痛彻心。乌头赤石脂丸主之。

  〔鉴〕心痛彻背。尚有休止之时。故以栝蒌薤白白酒加半夏汤平剂治之。此条心痛彻背。背痛彻心。是连连痛而不休。则为阴寒邪甚。浸浸乎阳光欲熄。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。

  故以乌头赤石脂丸主之。方中乌附椒姜一派。大辛大热。别无他顾。峻逐阴邪而已。李曰。心痛在内而彻背。则内而达于外矣。背痛在外而彻心。则外而入于内矣。故既有附子之温。而复用乌头之迅。佐干姜行阳。

  大散其寒。佐蜀椒下气。大开其郁。恐过于大散大开。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。而收阳气也。

  赤石脂丸方

  (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云。千金。必效。文仲。范汪。经心录等同。)蜀椒(一两一法二分○外台作二分)乌头(一分炮)附子(半两炮一法一分○外台作一分)干姜(一两一法一分○外台作二分)赤石脂(一两一法二分○外台作二分)上五味。末之。蜜丸。如梧子大。先食服一丸。日三服。

  不知。稍加服。(千金。名乌头丸用乌头六铢。附子蜀椒各半两。注云。范汪。

  不用附子。崔氏。用桂半两为六味。)外台云。此方丹阳有隐士。出山云。得华佗法。若久心痛。每旦服三丸。稍加至十丸。尽一剂。遂终身不发。

  九痛丸

  治九种心痛。(外台。引千金。名附子丸。○徐本。标附方二字。

  沈同。程云。非仲景方。并是。)附子(三两○千金用二两)生野狼牙(一两炙香○千金用生野狼毒四两外台同)人参干姜巴豆(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)吴茱萸(各一两○千金用干姜二两)上六味。末之。炼蜜丸。如梧子大。酒下。强人初服三丸。日三服。弱者二丸。○兼治卒中恶。腹胀痛。口不能言。又治连年积冷。流注心胸痛。并冷冲上气。落马坠车血疾等。

  皆主之。忌口如常法。(冲。赵本。作肿非。)〔程〕九痛者。一虫心痛。二注心痛。三风心痛。四悸心痛。五食心痛。六饮心痛。七冷心痛。八热心痛。九去来心痛。(案以上。见千金本方主疗。)虽分九种。不外积聚痰饮结血虫注寒冷而成。附子巴豆。

  散寒冷而破坚积。野狼牙茱萸。杀虫注而除痰饮。干姜人参。理中气而和胃脘。相将治九种之心痛巴豆除邪杀鬼。故治中恶腹胀痛。口不能言。连年积冷。流注心胸痛。冷气上冲。皆宜于辛热。辛热能行血破血。落马坠车。血凝血积者。故并宜之。

  [卷二\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] 论一首、脉证十六条、方十三首

  趺阳脉微弦。法当腹满。不满者必便难。两疼痛。此虚寒从下上也。当以温药服之。(脉经必下。有下部闭塞大五字。千金同。千金。作此虚寒气从下向上。赵。脱当字。)〔尤〕趺阳胃脉也。微弦阴象也。以阴加阳。脾胃受之。则为腹满。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胁。而下闭谷道。为便难为两疼痛。然其寒不从外入。而从下上。则病自内生。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。故不当散而当温。

  〔程〕若寒实。则用后条温药下之也。

  病者腹满。按之不痛为虚。痛者为实。可下之。舌黄未下者。下之黄自去。(玉函病者。作伤寒。去下。有宜大承气汤五字。)〔沈〕此以手按。辨腹满虚实也。按之不痛。内无痰食燥屎壅滞。即知虚寒而满。当以温药。若按之痛。乃以外手。而就内结食痰燥屎。则知内实。是可下之。而又以舌黄验定虚实。若舌有黄苔。即是湿热内蒸。为未经下过。必须下之。则黄自去。而胀满自除。舌无黄苔。是近虚寒。又非下法矣。

  〔魏〕无形之虚气作痞塞。

  则按之无物。何痛之有。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。如宿食在胃。疝气在少腹等是也。按之有物。

  阻碍于脏腑之侧。焉有不痛者乎。是于按之痛否。以决其虚实之法也。

  张氏伤寒集注云。中胃按之而痛。世医便谓有食。夫胃为水谷之海。又为仓廪之官。胃果有食。按必不痛。试将饱食之人按之痛否。惟邪气内结。正气不能从膈出入。按之则痛。又胃无谷神。脏气虚而外浮。按之亦痛。若不审邪正虚实。概谓有食。伤人必多。又按者轻虚平按。若不得法。加以手力。未有不痛者。

  腹满时减。复如故。此为寒。当与温药。(脉经。减下。更有减字。)〔徐〕腹满有增减。则非脏真粘着之病。所以得阳即减。得阴加满。故曰此为寒。当温药。

  〔程〕腹满不减。故用承气下之。此腹满时减。则寒气或聚或散。当与温药以散其寒。

  案金鉴云。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。当与温药之下。当有宜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。必是脱简。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。此说觉未允焉。

  病者痿黄。躁而不渴。胸中寒实。而利不止者死。(徐沈尤金鉴。躁作燥。今从之。)〔徐〕痿者。黄之黯淡者也。

  〔尤〕痿黄。脾虚而色败也。气不至故燥。中无阳故不渴。气竭阳衰。中上已败。而复寒结于上。脏脱于下。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。故死。

  案程魏以躁为阴躁。不可从。本条不言腹满。而徐注以为虚寒腹满。未详然否。脉经以此条。列于呕吐下利篇似是。

  寸口脉弦者。即胁下拘急而痛。其人啬啬恶寒也。

  〔尤〕寸口脉弦。亦阴邪加阳之象。故胁下拘急而痛。而寒从外得。与趺阳脉弦之两疼痛有别。故彼兼便难。而此有恶寒也。

  夫中寒家善欠。其人清涕出。发热色和者善嚏。

  〔程〕云寒则面惨而不和。今发热色和。则寒郁于肺经。而为热也。

  〔鉴〕中寒家。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。

  〔尤〕阳欲上而阴引之则欠。阴欲入而阳拒之则嚏。中寒者。阳气被抑。

  故喜欠清涕出。发热色和。则邪不能留。故善嚏。

  〔魏〕此诸证俱为外感寒邪者言也。外感寒邪。于胀满病何与。以胀满病。其中亦有内外合邪者。故必明辨乎外中寒之证。所以为内中寒之应也。

  案千金。此次一条云。凡觇病者。未脉望之。口燥清涕出喜嚏欠。此人中寒。乃接下条。连此条而为一条。知此条为下条欲嚏不能者发耳。

  中寒其人下利。以里虚也。欲嚏不能。此人肚中寒。(〔原注〕一云。痛。○千金。作腹中痛。)〔尤〕中寒而下利者。里气素虚。无为捍蔽。邪得直侵中脏也。欲嚏不能者。正为邪逼。既不能却。又不甘受。于是阳欲动而复止。邪欲去而仍留也。

  〔沈〕阳和则嚏。而欲嚏不能。乃阴寒凝滞于里。所以肚中痛也。

  夫瘦人绕脐痛。必有风冷。谷气不行。而反下之。其气必冲。不冲者。心下则痞。

  〔程〕瘦人。虚弱人也。若绕脐作痛。必有风冷。有谷气着而不行。瘦人未可剧下。而反下之。则风冷之气必上冲。如不上冲。必乘虚而结于心下为痞也。

  〔尤〕此有似里实。而实为虚冷。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者也。乃反下之。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。正乃益虚。邪乃无制。势必上冲。若不冲者。心下则痞。

  病腹满。发热十日。脉浮而数。饮食如故。浓朴七物汤主之。(脉经。千金。以此条为浓朴三物汤主疗。而本方主疗云。治腹满气胀。恐是互误。)〔徐〕此有表复有里。但里挟燥邪。故小承气为主。而合桂甘姜枣。以和其表。盖腹之满。初虽因微寒。乃胃素强。故表寒不入。而饮食如故。但腹满发热。且脉浮数。相持十日。此表里两病。故两解之耳。此即大柴胡之法也。但脉浮数。邪尚在太阳。故用桂枝去芍药。合小承气耳。

  浓朴七物汤方

  (外台。引千金。名浓朴七味汤。主腹满气胀方。)浓朴(半斤)甘草大黄(各三两)大枣(十枚)枳实(五枚)桂枝(二两)生姜(五两)上七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四升。温服八合。日三服。○呕者。加半夏五合。○下利。去大黄。○寒多者。加生姜。至半斤。(外台不用生姜。用干姜。云。此本仲景伤寒论方。)张氏医通云。较之桂枝加大黄汤。多枳朴。而少芍药。以枳朴专泄壅滞之气。故用之。芍药专收耗散之阴。此腹但满。而不痛。与阴血无预。故去之。

  三因。七物浓朴汤。治腹满发热。以阳并阴。则阳实而阴虚。阳盛生外热。阴虚生内热。脉必浮数。浮则为虚。数则为热。阴虚不能宣导。饮食如故。致胀满者。为热胀。(即本方。)腹中寒气。雷鸣切痛。胸胁逆满呕吐。附子粳米汤主之。(千金。作腹中塞气。胀满肠鸣切痛。外台。引范汪作腹中寒气胀雷鸣。)〔程〕灵枢经曰。邪在脾胃。阳气不足。阴气有余。则寒中肠鸣腹痛。盖脾胃喜温。而恶寒。寒气客于中。奔迫于肠胃之间。故作雷鸣切痛。胸胁逆满呕吐也。附子粳米汤。散寒止逆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腹中寒气。奔迫上攻胸胁。以及于胃。而增呕逆。顷之胃气空虚。邪无所砥。辄入阳位则殆矣。是以除患之机。所重全在胃气。乘其邪初犯胃。尚自能食。而用附子粳米之法。温饱其胃。胃气温饱。则土浓而邪难上越。胸胁逆满之浊阴。得温无敢留恋。必还从下窍而出矣。

  附子粳米汤方

  附子(一枚炮)半夏(半升)甘草(一两)大枣(十枚)粳米(半升)上五味。以水八升。煮米熟汤成。去滓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(外台。作以水八升煮米取熟。去米内药。

  煮取三升。去滓。适寒温。饮之。与仲景伤寒论同。集验。加干姜二两。案本条煮法。必有脱文。)〔程〕疗寒以热药。腹中寒气。非附子辛热。不足以温之。雷鸣切痛。非甘草大枣粳米之甘。不足以和之。逆满呕吐。非半夏之辛。不足以散之。五物相需。而为佐使。

  外台。仲景论。霍乱四逆。吐少呕多者。附子粳米汤主之。

  方与本条同。(千金同。)又删繁。附子汤。疗肺虚劳损。腹中寒鸣切痛。胸胁逆满气喘。

  于本方内。加宿姜白术。(粳米。作仓米。)又短剧。解急蜀椒汤。主寒疝气心痛如刺。绕脐腹中尽痛。白汗出欲绝。又疗心腹痛。困急欲死。解结逐寒。上下痛良。

  于本方内。加蜀椒干姜。

  三因胀满门。附子粳米汤。治忧怒相乘。神志不守。思虑兼并扰乱。脏气不主传导。使诸阳不舒。反顺为逆。中寒气胀。肠鸣切痛。胸胁逆满。呕吐不食。

  即于本方。加干姜。

  百一选方。附子粳米汤。补虚生胃气。逐冷痰和五脏。快胸膈止泻利。

  于本方内。加人参黄白术川姜木香。去大枣。用陈仓米。(活人事证方。名附子仓廪汤。)证治要诀。翻胃门。若胃寒甚。服药而翻者。宜附子粳米汤。加丁香十粒。砂仁半钱。大便秘者。更加枳壳半钱。

  又呃逆门。若胃中寒甚。呃逆不已。或复呕吐。轻剂不能取效。宜附子粳米汤。加炒川椒丁香。每服各三十五粒。

  痛而闭者。浓朴三物汤主之。(痛而闭。脉经作腹满痛。)〔魏〕闭者。即胃胀便难之证也。

  〔尤〕痛而闭。六腑之气不行矣。浓朴三物汤。与小承气同。但承气意在荡实。故君大黄。三物意在行气。故君浓朴。

  浓朴三物汤方

  浓朴(八两)大黄(四两)枳实(五枚)上三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先煮二味。取五升。内大黄。

  煮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以利为度。(三升下。千金。有去滓二字。)千金云。腹中转动者勿服。不动者更服。

  按之心下满痛者。此为实也。当下之。宜大柴胡汤。(脉经。无宜大柴胡汤五字。接前七物汤三物汤为一条。伤寒论可下编。作病腹中满痛者。宜下有大承气三字。)〔尤〕按之而满痛者。为有形之实。邪实则可下。而心下满痛。则结处尚高。与腹中满痛不同。故不宜大承气。而宜大柴胡。

  〔魏〕此为邪实。而且挟热者言也。仲景已叙之伤寒论中太阳篇矣。云。伤寒十余日。

  热结在里者。与大柴胡汤主之。宜下之。而不用大承气。乃出大柴胡者。正与伤寒论篇中所言相符也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邪从胸胁而入于阳位。合用大柴胡两解之。与脐腹硬痛。承气证不同。○案数说如是。而金鉴谓满痛之下。当有有潮热之三字。若无此三字。则不当与大柴胡汤。此尤有理。然今据脉经。而味经旨。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。宜大柴胡汤五字。恐是衍文。其方亦错出。

  大柴胡汤方

  柴胡(半斤)黄芩(二两)芍药(三两)半夏(半升)枳实(四枚炙)大黄(二两)大枣(十二枚)生姜(五两)上八味。以水一斗二升。煮取六升。去滓。再煎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  腹满不减。减不足言。当须下之。宜大承气汤。(不足言。千金。作不惊人。)〔鉴〕腹满时减时满。虚满也。腹满常常而满。实满也。腹满不减。虽减不过稍减。不足言减也。虚满当温。实满当下。故宜大承气汤下之。

  〔尤〕减不足言。谓虽减。而不足云减。所以形其满之至也。故宜大下。以上三方。虽缓急不同。而攻泄则一。所谓中满者。泻之于内也。

  大承气汤方

  (见前病中。)心胸中大寒痛。呕不能饮食。腹中寒上冲皮起。出见有头足。上下痛而不可触近。大建中汤主之。(千金。

  作心胁中大寒大痛。呕不能饮食。饮食下咽。自知偏从一面下流。有声决决然。若腹中寒气上冲。皮起出见。有头足上下。而痛。其头不可触近。程本金鉴。无痛而之而。)〔鉴〕心胸中大寒痛。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。而名大寒痛者。以有厥逆脉伏等。大寒证之意也。呕逆不能饮食者。是寒甚。拒格于中也。上冲皮起。出见头足者。是寒甚聚坚于外也。上下痛不可触近。是内而脏腑。外而经络。痛之甚。亦由寒之甚也。主之以大建中汤。蜀椒干姜。大散寒邪。人参胶饴。大建中虚。

  服后温覆。令有微汗。则寒去而痛止。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。

  〔程〕寒气搏于肠胃之外。冲突出见于皮肤膜原之分。如有头足。其痛则近于外。故不可以手触近也。

  大建中汤方

  蜀椒(二合去汗)干姜(四两)人参(二两)上三味。以水四升。煮取二升。去滓。内胶饴一升。微火煎。取一升半。分温再服。如一炊顷。如饮粥二升。后更服。当一日食糜温覆之。(一炊顷。千金。作炊三升米。)张氏千金衍义云。虚寒积聚之治。此方最力。其方中人参辅椒姜。温散之法。人皆得之。至于胶饴。

  为助满之首。列而反用。以治痛呕不能食。是专用助满之味。引领椒姜人参。为泄满之通使也。

  千金大建中汤

  治虚劳。寒饮在胁下。决决有声。

  饮已如从一边下。决决然也。有头并冲皮起。引两乳内痛。里急善梦。失精气短。目ktkt惚惚多忘。

  蜀椒(二合)半夏(一升)生姜(一斤)甘草(二两)人参(三两)饴糖(八两)上六味咀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三升。去滓内糖。温服七合。里急拘引。加芍药桂心各三两。手足厥。腰背冷。加附子一枚。劳者加黄一两。

  胁下偏痛发热。其脉紧弦。此寒也。以温药下之。宜大黄附子汤。(脉经。无发热二字。)〔尤〕胁下偏痛。而脉紧弦。阴寒成聚。偏着一处。虽有发热。亦是阳气被郁所致。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。非下不能去其结。故曰宜以温药下之。程氏曰。大黄苦寒。走而不守。得附子细辛之大热。则寒性散。而走泄之性存是也。

  〔魏〕此发热。或有形之物。积于肠胃。而皮肤热作。故在可下之例。未必为假热症。

  〔徐〕附子细辛与大黄。今用并行。而不倍。此即伤寒论大黄附子泻心汤之法也。

  千金衍义云。少阴病始得之。反发热脉沉。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。以治太阳少阴之两感。此治胁下偏痛。

  发热脉紧。变表法为下法。立大黄附子汤。以治寒从下上之瘕积。赖附子把守真阳。不随汗下亡脱。设无发热外证。岂不可变大黄附子甘草之治乎。况治食已则吐之大黄甘草汤。具有成法。

  始知权变之方。不在规矩之外也。

  张氏医通云。色瘅者。身黄额上微黄。小便利。大便黑。

  此因房事过伤。血蓄小腹。而发黄。故小腹连腰下痛。大黄附子汤。去细辛。加肉桂。

  案篇首第一条云。不满者。必便难两疼痛。此虚寒从下上也。当以温药服之。大黄附子汤。盖其方也。金鉴。改偏痛。作满痛。不可从。

  大黄附子汤方

  大黄(三两)附子(三枚炮)细辛(二两)上三味。以水五升。煮取二升。分温三服。若强人煮取二升半。分温三服。服后如人行四五里。进一服。(外台。引短剧云。仲景同。)寒气厥逆。赤丸主之。(此条。脉经无。)〔鉴〕此条之文之方。必有简脱。难以为后世法。不释。

  〔程〕温经散寒。无非辛热之剂。四逆汤辈。可选用之。不必拘泥。

  赤丸方

  (千金。载痼冷积热门。主疗同。)茯苓(四两)半夏(四两洗一方用桂○案千金用桂枝不用半夏)乌头(二两炮)细辛(一两千金作人参○案今考千金用细辛不用人参更有附子二两射罔一两凡六味)上四味。末之。内真朱为色。炼蜜丸。如麻子大。先食。

  酒饮下三丸。日再夜一服。不知。稍增之。以知为度。(四味。原本作六味。今根据赵本改之。)〔徐〕真朱。即朱砂也。

  案千金伤寒神丹丸。治伤寒敕涩。恶寒发热体疼者。即本方。用人参。不用细辛。更有附子。并朱砂凡六味。徐释本条云。此即伤寒论。直中之类也。盖据于千金与。

  腹痛脉弦而紧。弦则卫气不行。即恶寒。紧不欲食。邪正相搏。即为寒疝。寒疝绕脐痛。若发则白汗出。手足厥逆。其脉沉紧者。大乌头煎主之。(腹痛。脉经千金作寸口。至即为寒疝。为别条。外台不载腹痛以下二十八字。即为寒疝下。脉经有跗阳脉浮而迟。浮则为风虚。迟则为寒疝十六字。明是寒疝绕脐以下。为别作矣。原本。若发。作苦发。白汗。作白津。今根据程本及千金外台。改定。其脉沉紧。赵本脉经千金外台。程徐诸本。作其脉沉弦。)〔尤〕弦紧脉皆阴也。而弦之阴从内生。紧之阴从外得。弦则卫气不行。而恶寒者。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。紧则不欲食者。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。卫阳与胃阳并衰。而外寒与内寒交盛。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。

  阳反不治而下伏。所谓邪正相搏。即为寒疝者也。

  〔鉴〕疝病犯寒即发。故谓之寒疝也。

  〔魏〕平素阳虚阴盛。积寒在里。以召外寒。夹杂于表里。而为患者也。表里之寒邪既盛。而正阳与之相搏。

  寒邪从下起。结聚于至阴之分。而寒疝成矣。寒疝既成。伏于少腹。绕脐痛。发止有时。发则白津出。此汗本下部虚寒。阴邪逼迫外越故也。及阴寒积久而发。四肢厥冷。脉得沉紧。何非寒厥之气为害也耶。

  案素长刺节论云。病在少腹。腹痛不得大小便。病名曰疝。得之寒。王氏注大奇论云。疝者。寒气结聚之所为也。急就篇。颜师古注云。疝。腹中气疾。上下引也。楼氏纲目云。疝名虽七。寒疝即疝之总名也。巢源云。疝者。痛也。此由阴气积于内。寒气结搏而不散。腑脏虚弱。风冷邪气相击。则腹痛里急。故云寒疝腹痛也。

  案阴阳别论。白汗王氏释为流汗。淮南修务训云。奉一爵酒。不知于色。挈一石之尊。则白汗交流。此云白汗出者。盖不堪痛苦之甚。而汗出也。程云。冷汗也。徐沈尤魏仍原文。作白津。而解之。赵本作自汗。并非。

  乌头煎方

  (千金注云。仲景名二物乌头煎。三因。名大乌头汤。)乌头(大者五枚。熬去皮。不咀。○千金。作十五枚。外台引仲景伤寒论。亦作十五枚。千金。熬下。有黑字。三因云。大乌头。五个。洗净。细沙炒令黑。不咀。)上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。去滓。内蜜二升。煎令水气尽。

  取二升。强人服七合。弱人服五合。不瘥明日更服。不可一日再服。(二升。千金外台。作二斤。)〔程〕乌头。大热大毒。破积聚寒热。治脐间痛不可俯仰。故用之以治绕脐寒疝痛苦。治下焦之药味。不宜多。多则气不专。此沉寒痼冷。故以一味单行。则其力大而浓。甘能解药毒。故内蜜以制乌头之大热大毒。

  王冰至真要注云。夫大寒内结。聚疝瘕。以热攻除。寒格热反纵。反纵之则痛发尤甚。攻之则热不得前。方以蜜煎乌头。佐之以热蜜。多其药服。已便消。是则张公从此。而以热因寒用也。

  寒疝腹中痛。及胁痛里急者。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。

  外台。仲景伤寒论。作腹中痛。引胁痛及腹里急。

  〔尤〕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。血虚则脉不荣。寒多则脉绌急。故腹胁痛而里急也。当归生姜。温血散寒。羊肉。补虚益血也。

  〔鉴〕李云。疝属肝病。肝藏血。其经布胁肋。腹胁并痛者。血气寒而凝泣也。当归通经活血。生姜温中散寒。里急者内虚也。用羊肉补之。内经云。形不足者。温之以气。精不足者。补之以味是也。

 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

  (千金。妇人门名当归汤。注云。胡洽名小羊肉汤。)当归(三两)生姜(五两)羊肉(一斤○外台云去脂)上三味。以水八升。煮取三升。温服七合。日三服。若寒多者。加生姜成一斤。痛多而呕者。加橘皮二两。白术一两。加生姜者。亦加水五升。煮取三升二合服之。(千金。用芍药二两。注云。子母秘录有甘草。)王氏古方选注云。寒疝为沉寒在下。由阴虚得之。阴虚则不得用辛烈热燥之药。重劫其阴。故仲景另立一法。以当归羊肉。辛甘重浊。温暖下元。而不伤阴。佐以生姜五两。加至一斤。随血肉有情之品。引入下焦。温散冱寒。若痛多而呕。加陈皮白水。奠安中气。以御寒逆。本方三味。非但治疝气逆冲。移治产后下焦虚寒。亦称神剂。

  张氏千金衍义云。凡少腹痛。用桂心等药不应者。用之辄效。

  寇氏本草衍义云。张仲景治寒疝。用生姜羊肉汤服之。无不应验。有一妇人。产当寒月。寒气入产门。腹脐以下胀满。手不敢犯。此寒疝也。师将治之以抵当汤。谓有瘀血。

  非其治也。可服张仲景羊肉汤。二服遂愈。

  外台。短剧。寒疝气腹中虚痛。及诸胁痛里急。当归生姜等四味主之。

  于本方内。加芍药。

  圣济总录。四味当归汤。治卒疝腹痛里急。(即本方。)寒疝腹中痛。逆冷手足不仁。若身疼痛。灸刺诸药不能治。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。(千金。程本无抵当二字。)〔徐〕起于寒疝腹痛。而至逆冷手足不仁。则阳气大痹。加以身疼痛。荣卫俱不和。更灸刺诸药不能治。

  是或攻其内。或攻其外。邪气牵制不服。故以乌头攻寒为主。而合桂枝全汤。以和荣卫。所谓七分治里。

  三分治表也。如醉状。则荣卫得温而气胜。故曰知。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客。故上出。

  而为中病。

  〔程〕寒淫于内。则腹中痛。寒胜于外。则手足逆冷。甚则至于不仁。而身疼痛。此内外有寒也。

  〔鉴〕抵当二字。衍文也。

  乌头桂枝汤方

  乌头(案千金云。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。外台作实中大者十枚。知本文脱枚数)上一味。以蜜二斤。煎减半。去滓。以桂枝汤五合解之。令得一升。后初服二合。不知。即服三合。

  又不知。复加至五合。其知者。如醉状。得吐者为中病。(二斤。千金。作一斤。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作二斤。云。一方。一斤。用桂心四两云。上三味先以蜜。微火煎乌头。减半去乌头。别一处以水二升半。煮桂。取一升。去滓以桂汁和前蜜。合煎之。得一升许。

  初服二合。不知更服。至三合云云。范汪同。而又出五味桂枝汤方云。仲景伤寒论。千金同。其既用单味桂心而合煎。又出五味桂枝汤恐误。沈云。解之。恐是煎之。非也。金鉴。删后字。)〔程〕乌头煎。热药也。能散腹中寒痛。桂枝汤表药也。能解外证身腹。二方相合。则能达脏腑。而利荣卫和血气。而播阴阳。其药势翕翕。行于肌肉之间。恍如醉状。如此则外之凝寒已行。得吐则内之冷结将去。故为中病。

  〔徐〕解之。恐是合煎。

  〔鉴〕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。溶化也。令得一升。

  谓以乌头所煎之蜜五合。加桂枝汤五合。溶化令得一升也。不知。不效也。其知者。已效也。如醉状。

  外寒方散。得吐者。内寒已伸。故为中病也。

  案如醉状也。得吐也。乃乌头之瞑眩使然。程注是。

  桂枝汤方

  (程尤金鉴。并不载。)桂枝(三两去皮)芍药(三两)甘草(二两炙)生姜(三两)大枣(十二枚)上五味。锉。以水七升。微火煮。取三升。去滓。

  三因。大乌头桂枝汤。治风寒疝腹中痛。逆冷手足不仁。

  身体疼痛。灸刺诸药不能疗。及贼风入腹。攻刺五脏。拘急不得转侧。发作叫呼阴缩悉主之。

  即本方。一法。用附子一个。不使乌头。为蜜附汤。(易简云。疝气发作。当于附子建中汤。煎时加蜜一箸头许。名蜜附子汤。)其脉数而紧乃弦。状如弓弦。按之不移。脉数弦者。当下其寒。脉紧大而迟者。必心下坚。脉大而紧者。阳中有阴。可下之。(其脉数。脉经。作其脉浮。案可下篇。紧大。作双弦。可下之下。有宜大承气汤五字。不载其脉数以下二十三字。知是别为一条。)〔尤〕脉数为阳。紧弦为阴。阴阳参见。是寒热交至也。然就寒疝言。则数反从弦。故其数为阴。疑于阳之数。非阳气生热之数矣。如就风疟言。则弦反从数。故其弦为风。从热发之弦。而非阴气生寒之弦者。与此适相发明也。故曰。脉数弦者。当下其寒。紧而迟。大而紧亦然。大虽阳脉。不得为热。正以形其阴之实也。故曰。阳中有阴可下之。

  案辨脉法云。脉浮而紧者。名曰弦也。弦者状如弓弦。按之不移也。是与脉经合。则此条数作浮为是。

  金鉴自其脉数至脉弦数者十九字为衍文。以当下其寒之四字。移必心下坚之下。未知是否。

  附方

  外台。乌头汤。治寒疝腹中绞痛。贼风入攻五脏。拘急不得转恻。发作有时。使人阴缩。手足厥逆。(方见上○案此本出于千金贼风门。转侧下。有叫呼二字。外台。引千金即乌头桂枝汤也。徐沈魏尤。以为大乌头煎何不检之于外台。误甚。)

 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

  治心腹卒中痛者。(外台。引仲景伤寒论。无卒字。)柴胡(四两)黄芩人参芍药桂枝生姜(各一两半)甘草(一两)半夏(二合半)大枣(六枚)上九味。以水六升。煮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  〔魏〕有表邪而挟内寒者。乌头桂枝汤证也。有表邪而挟内热者。柴胡桂枝汤证也。以柴胡桂枝生姜。

  升阳透表。人参半夏甘草大枣。补中开郁。黄芩芍药。治寒中有热。杂合此表里两解。寒热兼除之法也。

  〔沈〕予以此方。每于四时加减。治胃脘心腹疼痛。功效如神。

  仁斋直指云。柴胡桂枝汤。治肾气冷热不调证。案肾气。即疝也。

  外台。走马汤。治中恶心痛腹胀。大便不通。

  巴豆(二枚去皮心熬)杏仁(二枚)上二味。以绵缠捶令碎。热汤二合。捻取白汁饮之。当下。老小量之。通治飞尸鬼击病。

  〔沈〕中恶之证。俗谓绞肠乌痧。即臭秽恶毒之气。直从口鼻。入于心胸。肠胃脏腑壅塞。正气不行。

  故心痛腹胀。大便不通。是为实证。非似六淫侵入。而有表里虚实清浊之分。故用巴豆极热大毒。峻猛之剂。

  急攻其邪。佐杏仁以利肺与大肠之气。使邪从后阴。一扫尽除。则病得愈。若缓须臾。正气不通。营卫阴阳。

  机息则死。是取通则不痛之义也。肘后。飞尸走马汤。通治诸飞尸鬼击。(即本方。)外台。文仲。疗卒得诸疝。少腹及阴中。相引绞痛。白汗出欲死。此名寒疝。亦名阴疝。张仲景飞尸走马汤。方同。案此为治寒疝。附于本篇之末者。而主疗与外台异者何。

  问曰。人病有宿食。何以别之。师曰。寸口脉浮而大。

  按之反涩。尺中亦微而涩。故有宿食。大承气汤主之。

  〔尤〕寸口脉浮大者。谷气多也。谷多不能益脾。而反伤脾。按之脉反涩者。脾伤而滞。血气为之不利也。尺中亦微而涩者。中气阻滞。而水谷之精气。不能逮下也。是因宿食为病。则宜大承气。下其宿食。

  案金鉴云。按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。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。今考伤寒论可下编。亦作微字。而金鉴又云。微字当是大字。若是微字。断无当下之理。彼注如此。今引以为证。误也。

  巢源。宿食不消候云。宿谷未消。新谷又入。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。则经宿而不消也。令人腹胀气急。噫气醋臭。时复憎寒壮热是也。

  程知云。滑为有食结滞。经宿则脉涩矣。尺以候内。沉以候里。故宿食之脉。按之反涩。尺中亦大而涩也。

  脉数而滑者实也。此有宿食。下之愈。宜大承气汤。

  〔鉴〕腹满而痛。脉数而滑者实也。此有宿食。故当下之。李曰。滑者水谷之气胜也。若滑而兼数。

  则实热已入胃腑矣。故云有宿食可下之。

  〔魏〕滑与涩相反。何以俱为实宜下。滑者涩之浅。而实邪欲成未成者。涩者滑之深。而实邪已成者。故不论为滑为涩。兼大而见。则有物积聚。宜施攻治无二理也。

  阳明篇云。脉滑而数者。有宿食也。当下之。宜大承气汤。

  下利不欲食者。有宿食也。当下之。宜大承气汤。

  〔尤〕谷多则伤脾。而水谷不分。谷停则伤胃。而恶闻食臭。故下利不欲食者。知其有宿食。当下也。夫脾胃者。所以化水谷。而行津气。不可或止者也。谷止则化绝。气止则机息。化绝机息。人事不其顿乎。故必大承气。速去其停谷。谷去则气行。气行则化续。而生以全矣。若徒事消克。将宿食未去。而生气已消。岂徒无益而已哉。

  〔沈〕骤伤宿食停滞。胃中壅遏。升降之机不转。肠中水谷不分。而下奔则利。宿食在胃。故不欲食。必当攻去宿食。

  程应旄云。伤食恶食。故不欲食。与不能食者自别。下利有此。更无别样虚证。知非三阴之下利。而为宿食之下利也。故当下之。

  大承气汤方

  (见前病中。)宿食在上脘。当吐之。宜瓜蒂散。

  〔鉴〕胃有三脘。宿食在上脘者。膈间痛而吐。可吐。不可下也。在中脘者。心中痛而吐。或痛不吐。可吐可下也。在下脘者。脐上痛而不吐。不可吐。可下也。今食在上脘。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。

  千金云。凡病宿食。在上脘。当吐之。脉数而滑者实也。有宿食不消。下之愈。胃中有食冷物。即痛不能食。有热物即欲食。大腹有宿食。寒栗发热如疟。宿食在小腹者。当暮发热。明旦复止。

  瓜蒂散方

  瓜蒂(一分熬黄)赤小豆(一分煮○案煮字据伤寒论当删)上二味。杵为散。以香豉七合。煮取汁。和散一钱匕。温服之。不吐者。少加之。以快吐为度而止。

  亡血及虚者。不可与之。(亡血以下九字。原本作细注。今据伤寒论大书。伤寒论。作杵为散。

  取一钱匕。以香豉一合。用热汤七合。煮作稀糜。去滓取汁。和散温顿服之。此当改补。)东垣试效方云。若有宿食而烦者。仲景以栀子大黄汤主之。气口三盛。则食伤太阴。填塞闷乱。极则心胃大疼。兀兀欲吐。得吐则已。俗呼食迷风是也。经云。上部有脉。下部无脉。其人当吐不吐者死。宜瓜蒂散之类吐之。经云。高者因而越之。此之谓也。

  案宿食在上脘。心腹ht痛。顿闷欲绝。仓猝之际。药不及办。以极咸盐汤一盏顿服。立吐。此千金。疗干霍乱之法也。

 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。有宿食也。(脉经。索下。有左右二字。)〔尤〕脉紧如转索无常者。紧中兼有滑象。不似风寒外感之紧。为紧而带弦也。故寒气所束者。紧而不移。食气所发者。乍紧乍滑。如以指转索之状。故曰无常。

  〔魏〕转索。宿食中阻。气道艰于顺行。曲屈傍行之象。

  案据脉经。有左右二字。魏注极是。徐沈以转索无常。为紧脉之象。此袭辨脉法之谬。不可证也。

  脉紧。头痛风寒。腹中有宿食不化也。(〔原注〕一云。寸口脉紧。○脉经。作寸口脉紧头上有即字。

  腹上有或字。)〔鉴〕脉紧头痛。是外伤风寒病也。脉紧腹痛。是内伤宿食病也。李曰。按此脉与证似伤寒。而非伤寒者。以身不疼腰脊不强故也。然脉紧亦有辨。浮而紧者为伤寒。沉而紧者为伤食。

  案头痛。虽有宿食不化。郁滞之气上为头痛者。此则属外伤于风寒。与腹中有宿食。自是两截。脉经。腹上有或字。义尤明显。

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